张洪泉:聊城那几场让我能记起的春晚

标签:
春晚聊城电视台张洪泉 |
分类: 人在旅途 |
作者:张洪泉
狗年春节,电视台、网站、部分企事业单位,纷纷举办春晚。应邀观看了部分春晚,发现各有特色,回味之际,让我能想起了这些年的一些春晚。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聊城新闻网2012版的网络春晚,整台节目来自网友,调动起了广大网民的积极性,并入选搜狐网站“2012年10大值得期待的网络春晚”。草根文化就是有生命力,民众需要这样的网络春晚,聊城此次网络春晚有200多名演职人员参演,共计18个节目。登台者全部是自聊城各行各业的草根,表演了歌曲串烧、戏曲、相声、魔术、摇滚、变脸、音乐剧以及模仿秀比赛等精彩节目,都属于百姓喜闻乐见的。草根演员广泛的代表性,让各行各业的观众更加喜欢参与、收看。我为此写了一篇《民众需要这样的网络春晚》,近百家网站发表或者转发。
2013年聊城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美丽水城满目春》。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拼明星,将节俭简约朴素大方的艺术风格和舞台效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场为市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春晚;群众写的、群众演的地方春晚,说着家乡话,聊着家乡事,委实让人感觉亲切。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演出,既能锻炼了地方文化队伍,又趁机发现了人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京东大鼓就是在2010年聊城春晚上被发现的一朵奇葩,随后成了多届地方春晚的保留节目;紧密结合实际和时代要求的京东大鼓,也是越唱越新,令人期盼。看后我写了一篇评论《群众路线是地方春晚的生命线》,在70多家媒体刊发。
让我震惊的是2016年“灵猴献瑞 福琪到家”正品饰材企业春晚。普通员工也能登台展示才艺,让同事瞬间刮目相看;没能上央视春晚的孙大圣“飞”上了舞台,观众在惊呼中还和猴哥合影……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让人深刻的感到,企业春晚是电视春晚的有益补充,企业春晚需要利用互联网来扩大传播,以飨更多观众。让最让我感动的是全体员工的大合唱《做一个正品的人》,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一丝不苟、用心用力的去唱。感动之际,撰写《企业春晚是电视春晚的有益补充》一文,在多家网站刊发。
2016年聊城电视台“百姓春晚”让我不仅欣赏了精美的春晚联欢节目,更见识了电视台有一支有素质、有文化、有纪律的队伍。录制那天,当我到电视台楼下的时候,恰好遇到了赵卫,寒暄以后相继进楼。电视台演播大厅在7楼,很多人在一楼等电梯,赵卫看到后直接说了一句:“电视台的走楼梯!”随即带头走上楼梯,随后很多人哗的一下跟着走楼梯,从而缓解了电梯压力。
无论是央视春晚,还是地方春晚,抑或是企业春晚,都是为了宣传推广、凝神聚气而举办。无论是哪个层次的,都需要有品牌节目,都要有看点,能吸引人的眼球。如果为了举办春晚而举办,没有拿手的东西,迟早会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