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食山东:聊城有个驴大仙

(2017-12-19 07:00:27)
标签:

聊城

驴大仙

刘菊

张洪泉

分类: 人在旅途

  美食山东:聊城有个驴大仙



  作者:张洪泉

  叮铃,叮铃……早上在聊城一个微信群里,突然发现一张聊天图片:鹤发童颜的张果老骑在小毛驴上,嘚嘚的走着,前面有一个招牌旗上写着“驴大仙”,驴蹄子下踏出两行金黄的字:吃驴肉火锅,就来驴大仙。小小的一张图片,香喷喷的驴肉香瞬间充盈着我的脑子,沁人心脾,让我回忆起我和驴肉的那些缘。

  阿胶是聊城的特产,在聊城生产阿胶的企业有N多,有阿胶、桃花姬、阿胶浆等多种产品,全国有相当多的阿胶产品出自聊城。驴肉宴在聊城享有盛名,而做阿胶产品,需要的是大量的驴皮,给驴肉宴的兴旺提供了美味的食材。炒菜、做水饺、做烧饼火烧,对于驴肉有各种各样的做法,而让民众最为喜欢的是驴肉火锅;尤其是北风呼啸的冬季,窗外雪花飞舞,火锅店里锅里热气腾腾,顺着门窗的缝隙溜出店外,温暖着大地。而那些传统用木炭的火锅店,火焰腾起,舔着铜火锅,让人感到红红火火。

美食山东:聊城有个驴大仙

  在鲁西北有句俗话“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说的就是驴肉之美。大学毕业后,和单位同事经常外出小聚,品尝完各色美食后,忽然感觉还是驴肉火锅最合口。那时候,一般聚会是不会吃驴肉火锅的,大都是吃羊肉的。之所以如此,一是驴肉价格相对较贵,还是生产资料,我们兜里没那么多money;二是因为价格贵,驴肉店开的较少。只有兄弟们中有重大事情,或者有朋自远方来时,才会“破费”一次去吃驴肉火锅。窗外北风呼啸而起,让我又想起了驴肉火锅。

  上午去聊城报业集团,品茗畅聊多时,我突然又说起了“驴大仙”那个聊天图片。一个兄弟说:“哥,你算来准了,‘驴大仙’就在开发区地税局北面,中午咱一起去品尝。”最终三人成行。

  一进“驴大仙”,服务员的彬彬有礼让你感觉宾至如归,而店内装修给的感觉是“低调高端上档次”,古今结合的完美。一个古朴的地方风格的桌椅,墙上是形式各异的张果老倒骑毛驴,每个桌子旁边都有一个放外衣的储物箱,以免因为吃火锅造成衣物污染。“驴大仙”的驴肉,分为生熟两种,有刀切有刨切,驴不同位置的肉细分,应有尽有,可根据顾客的喜爱自行选择。各色时令蔬菜,怎奈一个鲜字了得,让人口味十足。

美食山东:聊城有个驴大仙


  品尝美味的时候,才知道“驴大仙”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明朝末年(1637年)天下大旱,东阿县也遭遇连年饥荒,百姓颗粒无收,于阁老后人也是生计无望濒临饿死,上天感念阁老家人几世行善,不忍阁老后继无人,遂命灶神夜里将一滋补秘方送至阁老后人家中,后人得此秘方苦无食材,仅剩院中一头黑毛驴又不忍弑之,但见邻里百姓个个饥寒将死,于家后人不得不含泪杀驴并依秘方烹之,将驴骨熬汤,驴肉片成薄片裹野菜在汤中涮煮与众人分食,众人吃后气血充沛,面色红润,百姓得救。饥荒过后,于阁老后人以此秘方开店经营更不忘救济穷人。

  而后来,据说一日,八仙之一张果老骑毛驴路过此地,闻此香味鲜香扑鼻,遂进店品尝。食后赞到:驴肉鲜美甲天下,引得神仙下凡尘。饭后看其匾额无字于是大笔挥题“驴大仙”三字,随后倒骑毛驴扬长而去。众人方才得知他便是八仙之一张果老。于是“驴大仙”的金字招牌便随秘方一起传承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