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灭门案"如不告破 他心亦难安

标签:
罪犯刘永彪作协张洪泉 |
分类: 如是我说 |
作者:张洪泉
如果22年前的事情没有败露,刘永彪仍然是那个“了不起的人”。他是南陵县第一个在青年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上的人,也是第一个获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称谓的人。(中国网8月21日)
可以说22年的“潜伏”,这个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算是套路够深的,有一定的本事。但是,即便警察不去抓捕他,每当听到街上的警笛响过,他还是无法心静;做过坏事的人,经受的其实是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审判,没被抓,心亦难安。
这几年,随着侦破手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沉积旧案告破。而被抓住的罪犯,很多却成了一些圈里的能人,有的当上了总经理,有的还漂白成为地方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1999·12·5”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主犯石二群,案后16年内逃亡中“成功”转型为资产过亿企业家,外界传闻他有4个老婆、12个孩子。在公众看来,其生活水平绝对不亚于有“一妻一妾”的“齐人”。
刘永彪曾在文章里写过,说父亲如何如何,是父亲没有教育好自己,让自己和坏孩子走到一起,从而走上了不归路。这看起来好像头头是道,按照那句“子不教父之过”来说,刘永彪的犯罪,父母责无旁贷;但是事实上“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很多家庭有多个孩子,在同样教育氛围下,一些考上了大学,一些却怎么都无法接受教育,在农村务农。
和那些被抓的“优秀”逃犯一样,刘永彪这个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同样令人叹息。和对那些成为企业家、头戴各种光环的罪犯一样,人们习惯性的假设,如果刘永彪怎么样,那么会怎么样。其实,即便真有机器猫的“时光机”,让刘永彪倒回到22年前,他还会走这条路,不会有向好的选择。一个人成为好人或者坏人,外界影响仅仅是一个方面,而骨子里的东西无法改变,是内因影响到了外因。
据办案民警说,据刘永彪交代,民警来排查抽血的时候他就想自首,这22年他内心备受煎熬,曾准备鼠药自杀。相对这种煎熬,刘永彪躲藏22年被捕,更是一种解脱。有很多人在作恶的时候,周围的人并不是没有给他改正的机会,在善意的提醒后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岂不知频繁触摸法律和道德底线后,牢狱之灾难以避免,再说父母没教育好,那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