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网吧住一月 或是没毕业证的原因

标签:
毕业证互联网张洪泉 |
分类: 如是我说 |
作者:张洪泉
大学毕业生离校距今有一个月了,然而南京某大学的毕业生小葛却在离校后,刻意不与家人联系。身在东北老家的父母对她下落不明寝食难安。7月底,父亲葛师傅到仙林派出所求助。民警经四天查找,8月3日晚终于找到小葛。原来,她因没拿到毕业证无颜回家乡,自离校后就拖着行李游荡在学校周边。(北晚新视觉8月6日)
有一句话叫“无脸见江东父老”,说的就是一些人做错了事,没面子见家乡的人,南京某大学的毕业生小葛显然就属于这个类型。但是,小葛之所以拿不到毕业证,上学时间经常上网或许是一个原因。
中国互联网20多年,极大方便公众的同时,很多人谈网变色,不仅仅是因为互联网给一些人揭伤疤、爆黑暗,致使那些家庭破裂、丢官坏形象,更多的是让很多人,尤其青少年迷恋互联网,影响工作、影响家庭、影响学业,像新闻中的小葛,就是影响学业的一个案例。
爱好上网和反对上网,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即便是介于两者中间的人,别说能一个月泡在网吧,即便一周乃至一天待在网吧里,都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能在网吧待上一个月,没有几年的泡吧水平,没有持之以恒的泡吧经历,也是无法办到的。从此前新闻报道的类似情况来看,小葛应该是一个网吧常客,或者网络高手。
中国式教育是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被认为影响学生成绩的事物,都会被学校老师、家长认为必须要除掉、要去除的东西,互联网,尤其是网络游戏,更是学校和家庭严防死守的重中之重。其实,互联网和书本、电视、报纸一样,是人们掌握、学习的一种工具,适当使用互联网,不仅对工作,更是对生活、对学习有一个大的帮助。但在学生大学前的学习中,由于各种限制,学生越是禁止越是渴望互联网,以致上大学后,把互联网当成一个重要的生活部分,结果耽误了学业。
相反,一些在大学前就让孩子适当上网的家庭,孩子对互联网失去渴望或者好奇,在上大学后能平视互联网,正确对待网络和学习的关系,最终学有所成。小葛网吧住一个月,再次给家长、给学校对孩子上网这事,需要有一个好的观点,期待更多的家长从中吸取教训,公正的看待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