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一直后付费

分类: 如是我说 |
作者:张洪泉(聊城)
信任、关系、诺言和心。因为当它们破了,是不会发出任何声响,但却异常的痛苦。
——狄更斯
中午看到张富民微信上的这段话,感觉很有意思。突然想起了前几天和付刚一起谈起手机后付费,其实我的手机从最早的1999年使用的1350635xxxx,中间的1390635XXXX(现在还用),到2004年至今使用的13306350326,我手机一直是后付费。不贪多,不求大,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每月自己按时缴费,至今没有不良记录。
手机收费办法其实是一个变化过程。早期一直是先办卡,再付费,后来发现很多人使用了花费不交款,而且数量极大。后来开始用身份证实名制,再后来就开始先付费再打电话了。其实,后付费不仅仅是方便,可以按量缴纳费用,更是能减少交往成本,无需担心话费不够用了,影响交流和情绪。很多时候,钱还真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没话费了,感觉很没面子。
前几年大众网组织过一个“齐鲁老规矩”的征文,资深编辑韦国骞找到我,说让我写一篇,当时我突然想起了我先人的一个故事“对瓦”。这是我爷爷张长诚早年前给我讲的,讲的是他的爷爷的爷爷的故事,在茌平县菜屯镇的一个事件。在对瓦买牛后,对方有急事当夜去了东北,结果先人经历了水患、干旱等多个灾难后,宁可饿死妻儿,也没有吃掉牛。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人,又怎么会因为一点小钱去砸自己的牌子呢?
我爷爷认为在诚信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交往成本低,大家容易和谐融洽,最终能达到自己和别人的目的。相反,说了不算,定了不干,言而无信,耍小心眼,害人害己是一个结果。我父辈对我爷爷的教诲身体力行,到我这辈,18个兄妹都在认真传承张家的“对瓦”精神。尽管大家都身处中产,各有自己的事业,但没有人敢去破坏家族的门风,更不愿意去打坏那对能严丝合缝的“对瓦”。
和我交往的人,往往感觉很放心,原因不仅是我做事基本都能让客人满意,更重要的是我一般都是后付费,就是先给你干完活,你再给我钱。因为我知道,我做的活,能让客户满意,即便交货后,你不给钱,我也不生气,我就当花钱买点经验,下次你说的天花乱坠,我也不会去帮你而已。朋友问过我,对于和失信者,我会不会去对付他吗?我听后哈哈一笑,人品不足、言而无信者,到处都有人想处理他,哪里还用得着我啊。再者,因为虱子烧棉袄,不值得。
前几月去苏杭,第一次打滴滴快车,感觉不仅便宜,而且可以满意后再付费。当时,我很好奇这样的方式,当问起如果有人不付款如何?妞妞回答说:“那滴滴快车以后永远不服务你。”当时,我对此办法大为点赞。不过我和滴滴快车还不一样,那些偶尔失信于我的人,我还是会看原因的,如果是突发事件使然,我会原谅;如果是人性为之,那么我也要向滴滴快车学习了。
人很多时候伤感不是因为钱,而是通过钱看清了所谓朋友的真面目。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看起来是简单的十二个字两句话,但践行不易。我一直以能后付费感到自豪,也以有一群言而有信的朋友而骄傲,珍惜你我信任,他日你我必会因彼此是朋友引以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