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联村联户”要从落实机制上下功夫
(2012-02-20 19:05:57)
标签:
甘肃日报联村联户甘肃聊城张洪泉杂谈 |
分类: 如是我说 |
甘肃省委作出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后,甘肃省各部门迅速组织召开大会,传达学习省委决定,落实行动方案。(2月16日甘肃日报)
以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为重点,由40多万名干部联系40多万特困户,可谓是规模之大、动作之宏、难度之大。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只有加强落实机制建设,才能保证“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落到实处。
甘肃处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在发展上欠账相对较多,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发展中阶段,贫困地区、贫困人群不少,需要支持的地方也较多。由40多万名干部联系40多万特困户,直接点对点的帮扶,顺乎省情,合乎民意,可谓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一定会取得实质性效果的。
将“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落实好,首先要明确落实到什么程度才是好。“按照一次确定联系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进行,保持全年联系工作不断,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这些说法看起来很大气,但是全面小康是一个系统目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指标,民主指标、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指标。只有这五项指标都提升了,才能达到小康指标,所以全省上下首先要明确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
明确了要从以上五项指标来帮扶后,还要有针对性的分解落实。事实上,一个地区实现小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的工程,仅靠一对一的个人救助是无法完成的。这就要求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首先至少是一个厅级单位对一个县的“一对一”结合,由两个单位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省委活动精神,在国家投资、省内援助和自力更生三者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施产业开发战略,在当地形成规模经济,提供就业机会,才能达到最终脱贫致富的目标。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对于一些偏远、资源缺乏,不适合发展产业经济的地区,可以实行个人“一对一”援助。对于“一对一”个人援助,不能局限于金钱上的支持,可由援助人从经济、物质、教育上对贫困家庭进行帮助,使他们的政治觉悟、经济水平和教育素质都得到有效提升。让他们能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通过“一对一”的个人援助,能够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批次、分阶段的进行脱贫,切不可贪图速度而忽视质量。参加活动的干部职工要端正思想,不要把下基层当成是走过场,要认认真真地为当地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找资金、求实效,最终在当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实现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甘肃省“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的总目标已经敲定,下一步就需要省委和各单位拿出具体的落实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个人。要有布置、有办法、有落实、有检查、有监督,最终还要有实效。唯有此,才能保证整个活动有意义,才能不负中央和群众的重托,才能确保甘肃在西部迅速崛起。
以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为重点,由40多万名干部联系40多万特困户,可谓是规模之大、动作之宏、难度之大。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只有加强落实机制建设,才能保证“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落到实处。
甘肃处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在发展上欠账相对较多,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发展中阶段,贫困地区、贫困人群不少,需要支持的地方也较多。由40多万名干部联系40多万特困户,直接点对点的帮扶,顺乎省情,合乎民意,可谓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一定会取得实质性效果的。
将“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落实好,首先要明确落实到什么程度才是好。“按照一次确定联系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进行,保持全年联系工作不断,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这些说法看起来很大气,但是全面小康是一个系统目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指标,民主指标、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指标。只有这五项指标都提升了,才能达到小康指标,所以全省上下首先要明确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
明确了要从以上五项指标来帮扶后,还要有针对性的分解落实。事实上,一个地区实现小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的工程,仅靠一对一的个人救助是无法完成的。这就要求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首先至少是一个厅级单位对一个县的“一对一”结合,由两个单位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省委活动精神,在国家投资、省内援助和自力更生三者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施产业开发战略,在当地形成规模经济,提供就业机会,才能达到最终脱贫致富的目标。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对于一些偏远、资源缺乏,不适合发展产业经济的地区,可以实行个人“一对一”援助。对于“一对一”个人援助,不能局限于金钱上的支持,可由援助人从经济、物质、教育上对贫困家庭进行帮助,使他们的政治觉悟、经济水平和教育素质都得到有效提升。让他们能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通过“一对一”的个人援助,能够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批次、分阶段的进行脱贫,切不可贪图速度而忽视质量。参加活动的干部职工要端正思想,不要把下基层当成是走过场,要认认真真地为当地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找资金、求实效,最终在当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实现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甘肃省“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的总目标已经敲定,下一步就需要省委和各单位拿出具体的落实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个人。要有布置、有办法、有落实、有检查、有监督,最终还要有实效。唯有此,才能保证整个活动有意义,才能不负中央和群众的重托,才能确保甘肃在西部迅速崛起。
作者:张洪泉
后一篇:狗坐警车点菜是权力的最后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