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红头文件也能儿戏?
(2011-10-25 19:18:51)
标签:
沭阳诚信聊城张洪泉杂谈 |
分类: 如是我说 |
400万元和30万元,这两者整整相差370万元。为了370万元奖金,姜大成到处奔波,甚至诉诸法院,但最终,法院只作出了再给他20万元奖金的判决。虽然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了他的上诉请求,但他仍然不死心——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他反复提到,“政府说话不能不算数,那明明是印在政府红头文件上的”。(光明网10月24日消息)
没有项目想项目,为此政府红头文件许下诸多好处的承诺;等大项目真来了,招商引资者居然发现政府承诺的内容无法兑现,也成为一大奇观。招商引资者的心被伤害,政府信用也能透支,难道仅仅是为了证明诚信建设需要从政府开始吗?
红头文件是能表达政府真是意图,向社会发出公信力最强官方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多年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认可程度最高。在民众看来,红头文件就是当年皇帝的金口玉言、铁板钉钉的。正因为如此,姜大成才面对红头文件的承诺,叫起真儿来。同时也告诉红头文制定者,红头文的制发一定要谨慎。
民众相信红头文,强烈要求落实政府文件精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公信力在民众心里的分量,应该说也是一件好事,总比政府号召没人响应要强。政府通过红头文号召全面招商引资,有人积极参与,最终达成目标,这说明政府的号召力还是相当大,群众基础是相当好的。不兑现红头文承诺的奖励,就有可能失去民心,更有可能推动民间不诚信现象蔓延。
细读沭阳县政府文件中的许诺、记者掌握的资料和《宿迁日报》以《沭阳项目推进取得重大突破总投资10亿元特大工业项目成功落户开发区》,招商引资5000万元以上的出了奖励外,还授予“沭阳县荣誉公民”。报纸上确认了,姜大成也获得了“沭阳县荣誉公民”,但让人不解的是,怎么一到兑现奖金又成了不是招商引资人了?
先明后不争。之所以出现红头文无法兑现问题,其实是政府的纰漏该谁来买单的问题。一个政府文件的制发,需要有多个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听取有关专家的可行性论证。沭阳政府的这个文件的出台,应该是由财政、税务、招商等多家部门经过反复论证后出台,对于奖励金额金额的承受能力,招商引资人身份的确认,都应该有明文规定的。这样问题事前没确定,等10亿的项目到了才去争议,从而给民众造成政府不诚信的感觉。
另外,《宿迁日报》以《沭阳项目推进取得重大突破总投资10亿元特大工业项目成功落户开发区》这种新闻,绝对不是随便上的,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更是不容怀疑的。倘若真是假的,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假新闻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政府责任重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莫让招商引资者流汗再留泪,认真处理好红头文留下的问题,修订招商引资中的关于奖项不合理的部分,这都是当地政府需要亟待解决的。但能从中吸取教训惩前毖后,则是全国地方政府最需要借鉴的,绝对不能再用类似的事件来证明诚信建设须从政府部门开始。(张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