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扩散】还在"朋友圈"购物?官方发3大紧急提醒⚠

朋友圈买到假冒伪劣怎么办?个人私下交易不受消保法保护
福建省消委会工作人员说,由于微商是一种新型的电商模式,创立时间较短,且缺少职能部门监管,存在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维权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工作人员介绍,微信购物属于个人私下交易,不受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微信购物商品金额往往较小,虽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合同法走司法途径来解决微信购物纠纷,但是这样投入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商品本身的价值。
官方发3大紧急提醒 小心吃亏上当
一是网络购物尽量选择信誉较好、证照齐全的大型电商平台,这类平台的付款有严格的程序,退换货、维权取证较为方便快捷。
二是通过移动社交平台购物时,一定要核实商家地址,保留好涉及商品服务的数量、型号、质量、承诺等关键性交流信息,要求销售方提供购物凭证等。
三是对微信好友发来的消息,尤其是陌生链接,最好提高警惕。要到正规的购物网站的手机客户端购物,不要轻易在不知名的网站或者朋友圈内网购,避免上当。
朋友圈售假有何法律后果?销售主体性质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制造、销售假货有什么法律后果?
律师认为,如果微信朋友圈内的销售主体是属于企业,进行过工商登记,具有营业执照和相关证件,那么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该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的,依法应向消费者进行赔偿。
一般赔偿的金额为产品价款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而经营者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向消费者提供,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法赔偿损失,并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但是,目前大多数微商的销售主体为个人,其并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但如果微商在销售过程中,有违法或侵权行为,则可按照相关民事法律处理,如《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要求对方承担违约或侵权责任。另外,如果涉及刑事犯罪的,则可能会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侵犯知识产权罪等方面的相关罪名。
目前微信骗局主要有三种
1、号称海外代购,其实消费者是用高价买到假货。
2、消费者发现是假货,但是卖家拒绝退款。
3、消费者支付了货款之后,微信店家不发货等。
买到假货如何维权?
1、注意保存好购物发票、单据、保修卡等;如退换,尽量保证不影响商品二次销售。
2、可以向有关部门提请仲裁。
3、网购时,可以要求商家出示实体照片,尽量使用第三方平台付款。
4、所购商品和收到商品不一致时,可以选择拒绝签收。
5、网购时,可以保留出示与卖家聊天记录,作为维权证据之一。
6、牢记维权电话,出现问题可向市消费者委员会求助,必要时可向警方求助。
7、在协商调解无效后,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维权方式有哪些?
1、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异地投诉加拨区号)
2、中国电子商务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www.100ec.cn/zt/315/
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微信公共账号:DSWQ315(网购投诉平台)
4、中国消费网:http://www.ccn.com.cn/
编辑:香港财富俱乐部(微信公号:hkfortuneclub)
一手股市楼市经验分享!
中国富豪圈都看的公号!
中国互联网价值供应商!
如果感觉不错,请关注并点赞!
业务合作,请直接留言(请留下联络方式及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