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受必要的锤炼和磨练

(2011-05-24 10:49:37)
标签:

执日

批评

负性

营养

分类: 教育篇

上周一儿子担当值日生。值日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一大早站在校门口鞠躬致意,迎接老师学生的到来。(是否有此必要,我仍然保留个人意见)这也就意味着他要比平时早半个小时到达学校。

 

周一早上因为车子临时出现了一些状况,到学校时已经晚了。当天儿子回来没再提,只是说第二天不用早去了。于是第二天就按平常的时间去上学,晚上回来时儿子说,自己记错了,周二还是他值日,其实他需要值日一个星期。因为连续两天没按要求时间到达,于是就追问他,老师是否批评了?儿子说:“是的,被老师批评了,老师还说再迟到,就要换人了,取消值日生的资格。”我心中暗喜,谁叫你这么糊涂,这下肯定长记性了。又问他:“那你有没有说周一是妈妈的原因,周二是因为记错了。”儿子答:“我什么也没说。”“这样很好,错了就是错了,下次改了就行,不要狡辩,不要找理由。”

 

可能是因为上次老师的批评让他足够深刻,周日儿子突然对第二天是否还要值日疑惑不定,就提议我还是早半个小时去学校,说怕万一又要值日。我知道,他又开始糊涂了。但我不想跟他一起糊涂,不想为此让他少睡半个小时,就提议打电话问一下老师。儿子推说让我打,我说这是你的事,你没记清,电话就应该由你打。儿子想来是这个道理,就鼓起勇气自己打电话问老师,确认本周一不用再值日。

 

其实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忘记或记不清老师的提示,对自己的学习用品丢三拉四等都是一些正常的现象。如何加强这些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我想除了我们家长的提醒与教导之外,就应该让他们去接受因为疏忽、粗心等错误导致的后果,比如说老师的批评。有时,老师的一次严厉批评,足以超过家长无数次的叮嘱。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老师的管教有时比家长来得有效?是否是因为老师的管教除了权威感之外,代表着某种程度的客观性。但家长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父母,又是教育者,家长带着情绪色彩的批评教育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一种伤害与排斥,而轻视了问题的存在。

 

现在很多妈妈都在抱怨孩子早上懒床磨蹭,我想除了我们要意识到孩子的节奏动作的确比我们成人慢,时间观念不够强之外,还得放手让他们迟到一次,让他们去感受一回众目睽睽之下被老师批评的滋味。我们常常过多担心,担心批评对于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一种伤害,希望努力避免一切可能的负面感受,以为这是最大程度的爱。其实,陪伴孩子成长,并不是创造条件去回避批评、冷落、孤独、恐慌和挫折等各种负性事件的机会,而是应该帮助他们如何正确面对,如何有效克服。其实,负性的体验和感受,如果适量,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营养。

 

孩子们不可能始终在我们的羽翼庇护下成长,他们迟早会有一天要独自面对风雨,独自经历艰难困苦。与其到那天让他们惊惶失措,让我们自己追悔莫及,不如现在就开始让他们去经受一些自然的,必要的锤炼和磨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