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带着儿子去健身房,一进更衣室,就碰见东华的杜老师,她习惯性地问道:“儿子来了吗?”我笑着回应:“来了来了。”事实上,几乎每次去健身房,都会受到健友们如此这般热情的询问。与往日不同的是,杜老师那天还来了个总结:“你儿子肯定是我们这个健身房来得最勤的小会员哦!”
是呀!多数小会员,尤其是学龄期的小会员,基本上只在寒暑假期间,或是双休日才来健身房,且活动大多限于游泳。天气一冷,几乎很少还有孩子在游泳池扑腾。而我儿子,现在基本还是保持一周两次的频率。
这样的安排,是基于我对目前儿子校园生活缺乏自由玩耍和充分运动的一种深刻同情与刻意弥补。我曾经纠结过校园中“课间十分钟”的消失,也曾痛心过孩子们午间没有放松休息的机会。按照教育专家孙云晓的观点,男孩每天必须有2-3次的大运动,才能完全释放他们的生命能量,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那么学校没有实现的事,只能校外补。我家的做法,就是除了每天放学之后尽情玩耍之外,努力保证孩子每周有两个晚上的时间去健身房。正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在周三和周六。周三下午是拓展课,晚间的功课通常最少。这样,一周之中,至少有两个晚上,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作业,没有课本,只有运动、放松和自由自在的玩耍。
近来,儿子爱上打乒乓,我和老公轮流上阵,成了他的陪练。半个小时后,一家三口转入泳池。天气越来越冷,所幸的是,没有阻挡住儿子跃入水中的勇气。水中的儿子时而像蛟龙、时而像小鱼,时而又像魔王,纠缠着我打水仗。总之,晚间泳池常常因为他的到来,他的加入,而变得热闹、欢快,嬉笑连连。
两年以来,由于经常去健身房,儿子俨然已经成了这个健身房里的小常客,小名人。上到店长、经理,下到私人教练、前台小姐、保洁阿姨,还有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的健友们,统统都认识他,有些还成了喜欢与他一起打闹的老朋友。偶有几次我或老公单独前往,都会遭遇他们热情的问询:“咿,儿子今天怎么没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