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带儿子出门。出门之前已经被他胡搅蛮缠了一通,心理正在升腾起一股随时可能爆发的怒火。儿子却突然良心发现,嬉皮笑脸地问道:
“妈妈,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坏?”(带着几份得意的语调)
“妈妈,你是不是很生气?”(带着一丝自作聪明味道)
“妈妈,你是不是被我折磨烦了?”(带着一脸明知故问的神情)
……
http://s10/middle/6323d774g96c7b74aabb9&690——瞧那幅神情,又开始摆酷了。
http://s2/middle/6323d774g757a5f8be1b1&690
——拚命跟人家解释:我是猴子,我要上树。瞧那得意的小样!
连珠炮地发问五六次,我努力摒住自己,不予理睬。儿子还是不甘心,继续发问:
“妈妈,你是不是被我气得无语了?”
“扑哧”一声,我终于憋不住了,放声大笑起来。这正是我想说的,小子,看来,知母莫如子。既然你明明知道,又为何明知故问呢?他还是一幅不愿罢休的样子,不停追问:
“妈妈,你不是无语了吗?怎么还笑呢?”
“我是无语,不是无表情,好伐?!笑是一种激动的表情,明白吗?”
“还说无语呢?妈妈,你现在不是说话了吗?”
我生生地被他噎住了,气得半天缓不过神来。
不一会儿,儿子又开始说话了:
“妈妈,我刚才听到救火车的声音了。”
“这么大的声音,全国人民都听到了,你还会听不到吗?”带着情绪,我也要气他。
“那你说俄罗斯人能听得到吗?”明摆着是跟我抬杠。
“我说的是全国人民,不是全世界人民。”
“哦,那苏州人能听得到吗?”
“当然听不到,妈妈这是夸张,你懂吗?”
臭小子,总算逮到机会把你给治了,哈哈哈!
每晚接近九点,我就开始“焦虑”,因为要催促儿子上床。每次他都有一百样事情,一万个理由,来推迟睡觉的时间。
“牛牛,九点了,快睡觉吧!”
“妈妈,我肚子饿了,想吃东西。”
这个理由往往最能打动我。哪一个母亲能忍心让自己的孩子饿肚子呢?儿子报出食物的名称,我火速拿来。他开始美美地享受他的晚间加餐,又是面包,又是奶酪,还有水果,每次花样总不下三样。总算完了,又开始提要求了:
“妈妈,我想讲一本书。”
唉,亲子阅读也是需要嘀。谁叫咱自己给他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睡前必须得看会儿书。于是我讲一章,他读一章,时间又过去十多分钟。
“妈妈,我还想跟你打一架。”
我明白儿子的苦衷,现在他几乎找不到同龄孩子和他一起打打闹闹。白天关在教室里一整天,连出来放风的时间也鲜有。偶尔放学后遇到别的孩子一起玩,家长们常常看管得很严,岂能允许你们自由打闹。无奈中,最近儿子将我发展成为和他一起打闹的对象。每一个晚上,临睡前,他总要和我抱在床上扭打一番,以释放他多余的能量。
架打完了,总该睡觉了吧。他却突然做了一个鬼脸,扭动着屁股,拖着长音对我说:
“妈妈,我想上一趟卫生间。”
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何况他刚才又吃了那么多。不过看着他那幅得意的神情,我真是气打不一出来。
转悠了半天回来了,这下总可以上床了吧?!小鬼又出花头了:
“妈妈,我还想在大床上睡一会儿。”
我一看时间不早,就坚决地说:“NO。”
儿子见我态度坚决,于是又生一机:
“妈妈,那你帮我脱衣服吧!”
我终于忍无可忍:
“我真的烦你了,拜托你赶紧睡觉吧!”语毕,闭门而去。
出得房门,还是有些不放心。十分钟后,再次蹑手蹑脚去探望,发现臭小子已经端端正在地躺好,并伴着轻微的鼾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