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个早上遇到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儿子不肯起床,理由是不想去幼儿园,且态度坚决。这种反常举动,是他四年幼儿园生涯中唯一仅有的一次,却在临近毕业之际出现了。
http://s12/middle/6323d774g88cbe3bf714b&690
本周以来,儿子几次以身体不适为由,不想去幼儿园。前几天,我只要劝说一下,一切照常。但昨天的情况与前几次有所不同,不像是一时的情绪波动,看来得认真对待才行。
虽然不时想起今天的工作安排,但还是耐下心来问他“为什么不想去?”,儿子不说。于是我猜测,揣摩,尝试着用各种疑问句的方式探听他内心真实的声音。渐渐地,从儿子不甚积极的回应中,我了解到他前一天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且不至一次。难道是因为老师的批评就不肯去幼儿园吗?凭着我对儿子的了解,他还不至于那么脆弱。我估计,这背后可能另有隐情。
“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你?”儿子还是不说,而是开始委屈地抽泣起来。理智告诉我:得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我抱着他,抚慰着他。一会儿待他平复下来以后,我拿来《机械昆虫大对决》与他一起翻看,这本书近来让他十分痴迷。看完半本书,儿子情绪已经好转。于是穿衣起床,刷牙洗脸。
正当我以为一切都已经过去时,儿子的情绪又来了,他拒绝吃饭,理由还是不愿意去幼儿园。此时,我内心非常着急,因为上午我得赶去参加一个展览的开幕式,时间已经越来越逼近。
这时我想到,我应该给儿子的老师打个电话,一来说明今天的情况;二来了解昨天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电话打通之后,先是与老师共情,然后与老师交流。渐渐地,我大致猜想到儿子不肯去幼儿园的一些具体原因。
临近毕业,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全班正在排演毕业汇报的节目。另外,作为此次全园精选出来的小模特,儿子还在参加模特排练。为了在几天以后的公开演出时有良好的效果,模特队经常组织突击排练。有几次,为了排练都几乎取消了他们的午睡。因为时间紧,要求高,这次不同以往,国际品牌,有情节,有表演,酷似一台音乐剧。所以排练的老师有些急躁,批评挨骂肯定在所难免。这样一来,最近几天里,儿子在幼儿园,基本都是处在一种压力之下,轻松自在,自由玩耍的时间很少。
了解到他在幼儿园的基本情况之后,我开始理解儿子,并用这种理解之心与他共情。之后,我将他现在去幼儿园的必要性,以及老师急切希望他去的愿望转告给他。儿子在犹豫间,吃下早饭。随后,我就快速送他到幼儿园。分手时,儿子恳切地对我说:“妈妈,你今天一定要来接我。”
此时,我才猛然想起,前一天,因为下午出去开会,晚上应酬,我放学时没能接他,晚上又不一起吃饭。睡觉时,我也由于疲劳,拒绝了儿子提议睡前聊天的请求。老公呢,这几天也忙得昏天黑地,儿子已经有两三天没见到他了。这也就意味着,在儿子最需要情感支持的昨天,我们夫妻俩集体缺位。
至此,我几乎找到了儿子不肯去幼儿园的所有原因:密集的学习和排练、老师的批评和训斥、没有得到及时的情感慰藉、还有身体的不适(半感冒状态)。这些原因综合发生作用,才使他有了抵抗了情绪。
昨天下午去接儿子时,老师反应白天情绪良好,再回头看儿子,又蹦蹦跳跳,鲜活如常。我悬着的那颗心才算放了下来。
儿子的这个事件,让我意识到:儿童的一些反常举动和退缩行为,其实可能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一种信号。这说明,此时他们的身体、心理、精神的负荷达到了顶点,需要我们家长及时给予关心、疏导、排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各种心理困扰,让一个个情绪的小洞不至于最终酿成心理的黑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