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赛“小应氏杯”

(2010-05-31 11:21:40)
标签:

围棋

小应氏杯

集训

应昌期

低龄化

淘汰

以棋交友

压力

从容

分类: 才艺篇

    带着三个月连升三级良好的自我感觉,儿子踏上了“小应氏杯”暨上海市幼儿围棋锦标赛的征程。这是自他学棋以来,除升级赛之外,第一次参加这种高规格围棋锦标赛。

 

    说起参赛,纯属偶然。一个多星期前,放学后孩子照例在小区里玩,我在与一位同学的爸爸闲聊中获悉,他们儿子为备战“小应氏杯”在某棋校参加集训。为备战而集训,在我看来,不是很有必要,但参赛可以锻炼孩子,不妨一试。于是在这位热心爸爸的帮助下,我们在报名截止日的最后一天,登上了末班车。

 

    周六中午,我带着儿子匆匆赶到应昌期围棋学校。这是台胞应昌期先生出资建立的,以围棋为特色的全日制学校,每年的“小应氏杯”都在这里举行。赛场所在的应氏大厦三楼,我们到达时,已经聚集了很多的孩子和家长。

 

    比赛按年龄和性别分成六个不同的级别:小班男子组,小班女子组,中班男子组,中班女子组,大班男子组,大班女子组。我一看这个分组,顿时就心生感慨。居然才小班的孩子,就出来参加比赛。我们儿子中班开始学棋,大班开始考级。现在人家小班都已经有了级位。哦,孩子们这种才艺的学习是否也太早了?!此后也不断听到家长的议论:

 

    “围棋在上海越来越有低龄化的趋势。”

    “网上有不少人在说,说我们上海的家长都疯了,这么小就让孩子学棋。”

    “小时候学得好,并不能代表长大了就能学得好。很多世界冠军,学棋都很晚,常昊属于早的,也6岁才开始。”

    “现在的成绩,更多反映的是家长的意愿,很多孩子都是被家长逼着学的,自己并不怎么喜欢。但真正要走出来,是要靠孩子,靠他对围棋的热爱程度。”

    ……

 

    比赛在一个大礼堂举行。桌椅、棋坛、棋子俨然比平时升级赛时要高级和正规。儿子第一次接触如此高级的棋坛,好奇心大发作。不停地翻弄与琢磨,不一会儿,小家伙就把它研究透了。当他的对手上来,不知如何打开棋坛时,他已经能讲解并示范了。家长们很快就被请出赛场,比赛正式开始。

 

    赛场外家长们开始闲聊与议论,此时我才得知参赛选手的大致情况。所有参加比赛的选手,都可谓是同年龄里学习围棋方面佼佼者,绝大部分是被幼儿园、棋校选拔出来的,像我们这种以个人名义报名的非常少。儿子目前四级,虽是所在幼儿园里级位最高的小朋友之一(四级共有2位),但他所在的大班男子组,有2位四段,N位两、三段、20多位一段选手(围棋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无级、10、9、8……1级,然后是1、2、3、4、5段)。自此,我基本料想到了儿子将要面临的比赛命运。

 

    果然不出所料,第一轮出来,儿子说输了。第二轮出来,竟然赢了。此后的比赛,也是输多赢少。战至第七轮,惨遭淘汰。

 

    我将淘汰的消息告诉儿子时,才知儿子兴奋地跳起来,大叫道:“哦,淘汰啰!我可以下去玩了。”没有伤心、没有难过,更没有所谓的挫败感。也许对他而言,与水平比他高出一筹的对手下棋,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远不及去底下一楼操场去玩耍来得有趣。

 

    就这样,儿子结束了他的“小应氏杯”之旅,而留给我的是些许的感慨和很多的思考。

 

    第三轮入场时,在过道上,儿子牵着一个小朋友的手。我问儿子:“你认识他吗?”儿子答道:“刚才我和他下棋了。”传说中的“以棋交友”,就这样被儿子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面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社会大环境,我们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按照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以及心智发育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这无疑考验着每一位家长的勇气和智慧。

 

    在中西方教育的比拚中,中国胜在前半程,西方胜在后半程。这是为什么?中西方幼儿教育最大的不同是,西方强调独立性、自主性、自信心的培养,而中国注重对才艺能力的培养。才艺能力在学龄前,可以由家长主导,但真正走向成功之路,则完全有赖于孩子自主性的发挥。

 

    在讲究速度和效率的年代里,教育却是一个慢下来的过程。压力之下,我们如何做到从容育儿?欢迎热情的博友们给我献计献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