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是一张白纸吗?

(2010-05-12 11:03:28)
标签:

精神存在

白纸

精神胚胎

性善性恶

平等民主

分类: 感悟篇

    随着母龄的增长,让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孩子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存在,它绝对不是一张供家长任意描绘的白纸。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而我认为,人之初,善恶的种子同时存在,蒙特梭利称其为“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如何发育,关键全在于我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

 

http://s9/middle/6323d774g865cea6fdb58&690
 

     “宝贝,你提得问题真好,妈妈和你一起来思考和查找答案吧!”

——如此,唤起的是儿童求知的欲望。

     “宝贝,你画得真不错,色彩很丰富,而且搭配得那么协调。”

——如此,唤起的是儿童创造和表达的欲望。

    “宝贝,你真是妈妈的小帮手,能够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妈妈好开心哦!”

——如此,唤醒的是儿童成就的欲望。

    “宝贝,你想到了为地震灾区的孩子捐钱捐书,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如此,唤醒的是儿童乐于助人的欲望。

 

    “孩子,为了你妈妈牺牲了一切,你却这么不懂事,太让我失望了。”

——如此,唤起的是儿童罪恶的意识。

    “孩子,为什么人家能考一百分,你只能考八十几分呢?”

——如此,唤起的是儿童自我否定的意识。

    “孩子,没有什么为什么的,人家都这样做,你也就必须这样做。”

——如此,唤起的是儿童盲从的意识。

    “孩子,你能不能听话点,让妈妈省心点,为了你我真是操不完的心。”

——如此,唤起的是儿童逆反的意识。

 

    因此,如果从这些角度讲,赏识教育唤醒的是儿童善的意识,成就的动机。


  事实上,只有从小就认为孩子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存在,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才能真正地以平等的视野去看待他,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他的感受,尊重他的判断。

 

  比如,孩子不想吃,我们可以不要强迫他再吃。因为他可能真的吃饱了,相信孩子懂得饥饱。

  比如,新买的一件玩具,孩子刚到手就把它拆了,我们大可不必去干涉。因为他可能是在了解和探索,相信没有破坏力就没有创造力。

  又比如,前一分钟他还口口声声说不与某个小朋友好了,后一分钟,他又开开心心与人家玩在一起了。我们不必太在意孩子一时的情绪感受,相信他在学习与人相处,学习如何妥协。

 

  民主意识的根在一个人的童年。当我们如此全方位地尊重他时,他从小就是自己的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只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个性。即使遇到挫折,他也不会轻易地否定自己。因为在他内心,由从小建立起来的一个强大的自我,一个不会盲从于他人,屈服于权威和权贵的巨人。

 

  其实,那些将孩子视为可以任意描绘的一张白纸的家长,他们不自觉地带着一张居高临下的姿态。他们与孩子之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而我认为,亲子关系中的教育与影响,绝对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并且是互动的。

 

  家长给予孩子的是启发、引导和帮助,而孩子给予家长的是质疑、反思和提醒。当然,家长给予孩子的教育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孩子给予家长的却是隐蔽的,并且不属于全体家长,只属于那些善于思考,平等民主的家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