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百合
风中百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申报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

(2011-02-23 14:33: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课题

附件2

课题编号: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苏教版)

 

课题申报、评审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

                               

所在单位(全称)         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2010071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

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研究中心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

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填 表 说 明

1可以用电脑填写,或打印剪贴,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复印件统一使用A4纸,装订成册。

3封面上部的课题编号和表中第五、六项不用填写。

4每个课题限报主持人一名,特殊情况除外。

5如有栏目填写不下,可自行加页。

6课题组成员是指除课题主持人之外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的人员。

7申请书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及其负责人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陈静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82.10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

小教高级

学历、学位

本科(无)

研究专长

 

(O)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工作单位

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联系电话

0517-83993228       

 

(H)

 

15861717156

 

通讯地址

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邮政编码

223001

电子信箱

83983787@qq.com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含主持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及职称

学历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汪静静

黄兆敏

陈寿珍

郭怡

张静

谭昕

王琦

李欣欣

张玲

任慧

谢涛

1980.8

1981.3

1969.10

1982.6

1981.9

1984.4

1982.7

1985.11

1972.7

1981.9

1981.3

小教高级

小教高级

小教高级

小教高级

小教一级

小教二级

小教一级

小教一级

小教一级

小教高级

小教高级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大专

本科

本科

本科

大专

本科

本科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电教调配

 

 

 

 

 

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二、课题论证

1. 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课题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

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是通过学生主动地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 “主见”和“思想”。《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有效提出(即正确表述)问题、并解决应用。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有效提问的研究,能促使实验教师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数学内涵,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的意识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到以“训练、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本课题旨在研究、指导教师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中,根据创设的合理情境与知识目标有效引导学生善于提出有价值的、促进其余个体积极思考问题。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被调动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带着问题的学习,才是深层和本质的学习!

本课题是一线教师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提问” 这一实践的反思中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指的是一种指标,相对无效而言。“学生的有效提问”是指学生提出的问题能使群体中的其他个体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可以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达到激发起群体的求知欲望,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的效用。学生的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二是有效的问题。

本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有效提问的研究”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学生,旨在通过教师于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提出能引发思考,激发探究的,对数学知识学习有帮助的有价值问题。

2、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意指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有效性提问,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已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但把此类话题上升为研究课题、且研究对象直指学生,还比较少。国外专家在参与我国北京市特级教师的课堂后,反馈说:国外老师鼓励学生提问,中国老师鼓励学生回答。没有提问的课堂,的确少了许多珍贵的发现.......感触于我们的孩子被装进了口袋里,等到可以探索和发现的时候却少了创新和激情,该课题值得我们一线老师深入研究及反思。

我们也了解到,南京市栖霞区的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有效性提问的现状及策略研究》即将结题;同类课题还有云岗一小的《设计有效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常熟市古里中学课题组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地《“提问”的“小学数学课堂”观》等等,课题组成员将会在学习他们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与学习。

3、本课题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实践时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有效性提问现状的研究1.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有效性提问的现状调查2.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有效性提问的现状的理性思考(包含教师的引导方式、学生的提问次数、学生的提问类型……)(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有效性提问内涵的研究。(三)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有效性提问策略的研究1.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案例研究。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设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教师通过对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提问的愿望,使其有效性提问能力得以提升。2.探究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有效性提问应呈现的特点、原则。3.提高数学课堂学生有效性提问的方法、技巧。4.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有效性提问的案例研究(包含过程控制、教学方法及课堂结构模式等等)。研究重点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的方法有哪些?有哪些技巧我们可以借鉴和总结。难点是制定提升学生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相关策略和实践运用。

4、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实验前期采用问卷、课堂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学生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2.文献研究法:前期的调查结束后,开展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寻找理论支撑和可值得借鉴的策略与方法。为下一阶段的课堂案例研究提供事实和理论支持。

3.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查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4.案例研究法:通过各种教学案例的实施与研究,总结经验,建构模式。

5.行动研究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主持人、参与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课题组人员分工;研究进度计划;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的保证。

主持人、参与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的保证:

主持人先后参加省级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淮安市教研室重点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调控策略的研究》和市级课题《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均已结题。课题组成员中有两位曾担任课题主持人并顺利结题,其余成员均参与过省、市级教育课题研究,全体成员均能深入课堂进行实验操作,积累第一手研究资料,有着丰富的课堂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科研能力,都是市、区级骨干教师、课优教师、教坛新秀,她们撰写的在国家级、省级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的教学论文有18篇;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的教学论文有12篇。她们朝气蓬勃、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是开展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研究工作。这支研究队伍是专业知识、研究经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队伍,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及实施奠定了基础。

我校已形成浓郁的课题研究氛围,学校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资料、设备等物质保障。我们还将聘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做经常性的指导、作相关的理论讲座,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

课题组人员分工:

负责课题的总设计,实验课题各阶段的计划、总结;(陈静)

负责查找文献资料,从理论高度指导课题的深入开展,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汪静静、黄兆敏、陈寿珍) 

负责课题会议记录;(王琦)

负责实验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谭昕、郭怡)

 深入实验班执教,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陈静、汪静静、黄兆敏、王琦、谭昕、郭怡、张静、李欣欣、张玲、任慧)

研究进度计划:

本课题研究从2010年4月开始,到2012年8月结题。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8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文献知识,收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2)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2、课题研究的试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1月)

(1)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本课题相关资料,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2)研究组成员深入课堂,进行引导学生有效提问的实施与研究,进行课题教研,分别作对比性汇报。

3、课题研究的全面实验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5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进一步的行动研究,在观察与对比中对照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改进教学实践,并分阶段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

(2)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总结体会及成果,鼓励课题组成员发表相关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4、课题研究的形成成果阶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

在前一阶段全面深入研究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实验报告。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建议在两年内完成)

三、研究计划

 

序号

 

(起止时间)

研究阶段

 

 

预期达到的目标

阶段成果名称及其形式

承担人

2010.4~2010.8

课题组成员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实施起来有章可循。

 

课题实施方案1份

陈静

2010.9~2011.11

课题组成员经过前期试验,能发现学生有效提问对其思维灵活性及课堂质量的提升。

 

对比性研究报告1份

陈静、汪静静、黄兆敏

 

2011.12~2012.5

课题组成员总结体会并体现出文字成果。

阶段性分析、论文,教学后记、总结、教案、录像和学生有效提问情况分析各若干篇。

陈静、汪静静、黄兆敏、王琦、谭昕、郭怡、张静、李欣欣、陈寿珍

2012.6~2012.8

汇总课题组成员的意见。

课题结题报告1份

陈静、汪静静、黄兆敏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建议在两年内完成)

预期达到的目标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承担人

1、为实施新课程下的有效课堂提供一种教学引导方式和成功经验。

2、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在体现思维灵活度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成效。

3、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

优秀录像课10节以上

 

 

优秀论文和教案集1本

 

 

结题报告1份

 

陈静

本课题完成时间:2012年8月

四、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审核意见主要包括: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主持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及必要的设备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盖章):

 

                          年   月  

 

 

 

 


五、评审意见

 

1.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2.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审批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六、课题结题情况

1.评审方式;2.鉴定专家组成员;3.是否获得通过,对课题研究的基本评价。

 

 

 

 

 

 

 

 

 

 

 

 

 

             

                      公      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