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条顿骑士团的兴衰荣辱
标签:
条顿骑士波兰世界遗产 |
分类: 亲历 |
在遥远的中世纪,整个欧洲处于一段被人们称作“黑暗”的时期。那时教廷治下的欧洲大陆被宗教的繁文缛节严苛控制,文明停滞不前。1189年,为收复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与英格兰和法国组成联军,开始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当十字军在1190年攻克了现在以色列境内的阿卡(Acre)之后,一些来自德意志地区的骑士组成了战地的野战医院,照顾伤患,之后的数年,这些行医的骑士们逐渐得到官方的承认和来自欧洲成熟团体的资助,组织架构开始愈加完善。
这个由行医起家、带有古典骑士风范的团体,就是后来的条顿骑士团(Ordo
Teutonicus)。条顿骑士团也被称为德意志骑士团,其正式名称是“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弟兄圣母骑士团”(德语:Orden
der Brüder vom Deutschen Haus Sankt Mariens
in
Jerusalem)。1198年,在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承认下,这个医护组织在阿卡正式转变为军事团体,从此,条顿骑士团开始了其数百年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
此后的几十年,条顿骑士团以基督教的名义继续在近东地区展开征战,他们在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的十字军东征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赫尔曼·冯·舒尔茨于1210年担任总团长后,条顿骑士团获得了来自教廷的赎罪特权,骑士团的声名变得骤然显赫。大受鼓舞的条顿骑士团奋勇征战,与当时强大无比的蒙古军队和东欧地区的东正教徒正面交战,以“就算被俘也要东征”为信条的条顿骑士团虽惨遭败绩,但其战斗力得到不断磨练和提升。不敌东方军队的条顿骑士团却在欧洲成为了一个组织精良的打手集团,四处替人征战,以换取封邑和土地,继帮助匈牙利国王镇压库曼雷人之后,1285年,在波兰的请求下,条顿骑士团经过数十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征服了桀骜不驯的普鲁士人,让这一群生活在古时罗马城墙以北的“蛮族”,成为罗马教廷约束下的上帝的信徒。
然而,1291年,当骑士团成立近百年的时候,阿拉伯哈里发忠诚善战的士兵马木留克大举袭来,骑士团的总部阿卡被攻陷。条顿骑士团的骑士们不得不放弃十字军苦战多年夺来的宝地,撤退到威尼斯,将之作为骑士团新的总部。不久之后的1309年,条顿骑士团将总部搬迁至波兰的马尔堡(Malbolk),几十年前在中东欧平原用血和剑换取来的土地,终于成为骑士团的总根据地所在。身披黑十字披风的条顿人开始在因引狼入室而悔恨不已的匈牙利和波兰人面前,筑起他们雄壮而又坚实的巨大堡垒。
马尔堡位于波兰北部波美拉尼亚地区,南距港口重镇格但斯克60公里。这一地区从条顿骑士团中世纪建堡开始一直至今,大部分时期是处于日耳曼人的统治之下。从格但斯克前往马尔堡非常方便,乘火车只需要半小时即可以到达。从马尔堡火车站步行两公里左右可以到达古城堡,在一个现代化欧洲小城边矗立着一座巨大的中世纪城堡,远远望去让人感到有一丝违和。
条顿骑士团将马尔堡作为总部的一百余年,正是骑士团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这从马尔堡城堡雄伟的气势和规模上就可见一斑。整个城堡外观结构清晰,简单地分为外城和内城,但如果你登上内城,则会发现城堡内的房屋设计十分复杂,展示了马尔堡的军事防御功能。城堡中的教堂、议事厅、团长官邸、甚至厨房、厕所均保留至今并对外展示,人们可以通过这些遗迹,一窥条顿骑士团于公元14世纪时的荣光。
马尔堡内城
城堡内的骑士团总团长铜塑
在维斯瓦河对岸眺望城堡
依仗牢不可破的马尔堡,条顿骑士团在14世纪中前期相继夺得了立窝尼亚(现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沿海一带)和爱沙尼亚,从而控制了波罗的海东岸的全部出海口。此时的条顿骑士团掌握了波罗的海东、南沿岸地区,手握现在隶属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和波兰五国的领土,并在欧洲多地拥有据点。虽然被阿拉伯和南欧人基本驱逐出了建立之初盘踞的近东地区,但这支日耳曼血统士兵组成的铁十字军,也成功地在雄霸欧洲一隅,令周边一系列国家闻而生畏。
1466年,条顿骑士团与波兰方面签署条约,条约中规定波罗的海东南沿岸地区仍归条顿骑士团统治,但骑士团将向波兰称臣,成为波兰的附庸国。该条约由于在同样是条顿骑士团曾苦心经营的领地、维斯瓦河流经的城市托伦签署,因此被称为《托伦条约》。条约签署之后,条顿骑士团不得不放弃其固守百余年的马尔堡,将总部迁到了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Königsberg,现隶属于俄罗斯联邦加里宁格勒州)。
说到签署让条顿骑士团割地迁徙的托伦条约的这座古老的城市托伦,早在1231年,骑士团的成员就来到维斯瓦河中游地区,在河北岸建立堡垒,托伦城市由此诞生。随着骑士团的发展和强盛,托伦城也日益繁荣,在13世纪后半期加入汉萨同盟之后,托伦进一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但在条顿骑士团与波兰-立陶宛联军的交战过后,骑士团又陷入内部的一系列农民反抗活动当中,托伦堡垒在这一时期遭到毁坏,昔日的荣光随着骑士们在战斗中的倒下而一去不返。
不过,作为后世诞生的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诞生地,托伦老城仍保持着精致的特色和使人陶醉其中的无限魅力。
经历巨变的条顿骑士团,此时已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1511年,年仅21岁的阿尔布雷希特(Albrecht)成为骑士团总团长,其上任后不久率领骑士团反抗波兰,但再一次被不敌波兰军队。无助的阿尔布雷希特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与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接触,这位骑士团年轻的领导者逐渐将这群由古典骑士所组成的集团带向了新教所引领的方向。1525年,阿尔布雷希特正式宣布该信路德宗,切断与曾经扶持建立骑士团的罗马教廷的联系,将军事修会性质的条顿骑士团改为普鲁士公国,并将总部从经营多年的波罗的海沿岸迁至巴登-符腾堡地区的梅尔根特海姆,其原来的领地立窝尼亚和爱沙尼亚分别被波兰和瑞典占据。此时的条顿骑士团,已经丧失了所有领地,成为一个管理自身产业的宗教组织。
在此之后,欧洲大陆逐渐走出中世纪的藩篱而开启新的文明时代,条顿骑士团则几乎彻底陷入了沉寂,再无13、14世纪时充满尚武精神的意气风发之中古骑士风范,曾经叱诧欧陆的条顿骑士几欲被人遗忘。这种状况持续了数百年,到了1809年,四处扩张的拿破仑侵入德意志后,又再次对条顿骑士团加以限制,将其名义上的军事组织性质彻底取消,并将骑士团的总部迁往维也纳。20多年之后,哈布斯堡王朝重建了条顿骑士团,并将其更名为德意志骑士团(Deutscher
Orden),骑士团得以一直在维也纳驻扎并延续至今。如今的条顿骑士团(德意志骑士团)已经彻底演化为一个从事慈善事业的机构,其成员共有1000人左右,现任总团长为布鲁诺·普拉特博士(Dr.
Bruno Platter)。
条顿骑士团的辉煌与暗淡早已成为过去,这支从中世纪留传下来的团体却依然存在。他们留给世人的故事带有一层古典色彩,他们曾经的成功与失败都在欧陆历史上留下了传奇的一笔,他们遗留下来的城堡和城镇也成为了欧洲中世纪风格的典范,即便你从这些遗迹边匆匆而过,这些仿佛闪着光的伟大建筑依然会让你不禁浮想联翩,心怀那些古老的时光,久久无法忘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