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一周 混乱的起点和仓促的终点(三)

标签:
尼泊尔遗产 |
分类: 亲历 |
离开加德满都前往尼泊尔南部旅行的时间虽只有3日,但当我们返回杂乱的泰美尔时,却感觉已经过了很久。此时我已经决定在两天后和父亲一起回国,剩余的时间,就去去前些天还没有去过的景点,希望在将来可以对这座繁忙的城市,留下一些长久的回忆。
在加德满都谷地共有7个地方被列入到世界遗产名录,除了前些天我们已经去过的老城杜巴广场和猴庙之外,巴克塔普尔杜巴广场和昌古纳拉扬神庙都离加德满都市区太远,那么这一天的行程就定在了其他的三项世界遗产:博德纳大佛塔、帕斯帕提纳神庙和帕坦杜巴广场。
在尼泊尔如果见到一片寺庙建筑群,要么属于印度教,要么就属于藏传佛教。有时从外形上不易分辨出这个寺庙属于哪一宗教,而我们第一站到达的博德纳就和猴庙一样,都属于藏传佛教信仰的场所。这里矗立着一座通体洁白的巨大佛塔,据称这是整个亚洲最大的一座佛塔。这座佛塔的线条非常优美简洁,显得很匀称,塔身同样绘有尼泊尔常见的,能看透世间万物的佛眼形象,它也象征着佛陀的顿悟。非常多的信众和僧侣围绕着佛塔转经,这些人据说多数是当代流亡到尼泊尔的藏民,也有一些诸如夏尔巴人的其他民族信众。佛塔的四周则是分布围绕了寺院和售卖宗教物品的作坊,甚至还有一些餐馆和住宿,在博德纳的佛堂中,佛像、法器、包括一些礼佛的仪轨似乎都与中国藏地没有不同,但我和父亲却都感觉到这里的整体气质与中国藏地其实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的一些缘由,想来也无需多说了。
帕斯帕提纳神庙距离博德纳不远,只需要步行穿过一条狭窄的街区。走到窄街的尽头,过马路,爬上一座种满着草坪的小丘,就可以俯瞰到整个帕斯帕提纳。虽然帕斯帕提纳的周围杂乱无章,附近的巴格马蒂河更是污染严重,但仍不影响这里成为尼泊尔最重要的印度教精神殿堂。在视印度教为国教的尼泊尔,占地面积巨大的神庙自然不乏大批的信众,庙门口更是聚集了众多的尼泊尔标志性的苦行僧,不过有些苦行僧的眼神似乎是盼着你去跟他们合影,以从你手里得到点钱财。帕斯帕提纳的主庙是不允许非印度教徒入内的,而且这里的门票十分高昂,我和父亲最终没有买票进入。
沿着神庙外的人行道步行,这里有许多给人看手相算命的人,没想到在南亚次大陆的文化中也有街头算命这样的现象存在,其实通过手掌的纹路判断人的命运,还更有可能源自于次大陆地区。
从这里乘坐出租车向加德满都城南方向驶去,汽车终于行驶上一条宽敞的马路,穿过一片房屋排列不甚紧密的街区,就来到谷地中另一座著名的古城——帕坦。这里的杜巴广场也与加德满都一样,布满了座座神秘的庙宇和宫殿。登上杜巴广场大门外的寺庙,可以看到整个杜巴广场的全景,不过遗憾的是,帕坦杜巴广场与加德满都的那座一样,也在2015年的强震中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倒塌的建筑很多,许多庙宇被放上了脚手架,虽然游人不减,但整体感觉非常混乱,两年前的那场大地震的确使加德满都谷地的文化遗产大为失色。我们在古城闲逛,试着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印度教的神庙依旧香火旺盛,如泰美尔街区的商店鳞次栉比,兜售金刚手串的小贩一直追着我们走遍了全城,在帕坦博物馆,甚至巧遇中国的社会科研部门在此举办西藏主题的展览。这样一圈下来,在有些破败的帕坦古城,也算不虚此行了吧。
我和父亲的尼泊尔行程似乎要戛然而止了,不过我相对南亚的兴趣和探索还远未结束,现在,却只有期待未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