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面对热议和各种质疑,北京市卫计委今天给出了回应:
北京市卫计委回应
对“号贩子”现象,尤其是医疗机构内部个别内外勾结行为,始终“零容忍”。如果市民和患者发现有医疗机构的不法分子内外勾结、扰乱医疗秩序的,可随时向公安机关或卫生计生部门提供线索证据。
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把一段“女孩痛斥号贩子”的视频,传遍舆论场。北京市卫计委介入,当事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已发出声明,表示经初步调查,并无保安参与倒号的行为及证据。然而,这一声明并不能令那些已被触痛的神经平复。号贩子,这个曾经困扰我们多年的顽疾,其实,从未真正离开。
涉事广安门医院的声明,有两点判断
首先,该院否认“保安参与倒号”,并没有否认“有号贩子”;其次,该院表示“无保安参与倒号的行为及证据”,这是初步否认了保安的“乱作为”,而并未触及保安可能存在的“不作为”。
白衣东北女孩的这段痛斥哭诉,背后必有更复杂的情况,是一段2分50来秒的视频所无法呈现的。所以,医院自查很必要,警方调查更重要。关心此事的人们,还是需要一点耐心,静待警方公布调查结果。
白衣女孩视频触痛公众神经
此视频引发海量转发和评说,不是因为大家都只是在关注这一个女孩,而是因为其言其情,碰到了两个触点:一是事实的触点——挂号仍难,号贩子仍普遍存在;二是情绪的触点——“看病难、看病贵”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公众情绪很容易被火星点着。
必须看到,多年来,警方、医院等为打击号贩子做了不少努力,其成效不容否认。如今,号贩子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多样,也是被打击力量所迫。然而,在大医院、好医院或者有紧俏专科专家的医院门前,号贩子远未禁绝。对此,太多媒体做过报道,网友常有怨言,我们自己到这类医院门口走一遭也能看到。
可以补充的一个信息是:广安门医院所在地是北京市西城区,此视频摄于1月19日,而就在“女孩痛斥号贩子”之前5天——1月14日,西城区警方开启了为期二十天的“严厉打击医院号贩子专项行动”。14日这天早晨,25名警察在儿童医院、协和医院西院抓获了6名号贩子。
换句话说,东北白衣女孩的遭遇,来自一个正在开展严厉打击号贩子专项行动的地区。不能武断地说“警方不得力”,据媒体报道,西城警方为了抓这几个号贩子,“派便衣民警提前深入医院,化妆成患者家属,携带密拍密录设备接触号贩子,并固定证据”。同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号贩子这种顽疾,靠若干次“专项行动”就可以一举治愈。
猖獗的号贩子背后,一定有乱作为、不作为的管理者
所谓“不作为”,就是虽然不直接参与倒号,但对眼皮子底下的号贩子视而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纵容放任,或麻木不仁;或隔三差五打击一下,缺少持续打击的韧劲;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打击一下,缺少打击的全覆盖力度。
除掉号贩子,当然要治本。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欠缺、分布结构不合理,分级诊疗尚未充分落实,患者仍习惯涌向大城市里的大医院,医生服务价格不能反映服务价值,等等,这每一个方面的短板得到补充、问题得到纠正,都能减少号贩子生存的土壤。
除掉号贩子,既需久久为功的治本努力,也需一刻不能松懈的治标高压。近几年来,医院与号贩子、警察与号贩子之间,斗智斗勇,猫捉老鼠,一直在较劲,高招不少,漏洞也在。这场较量不会轻易终结,公众恐怕对此也有比较务实的预期。但对于乱作为、不作为的管理者,却不能有丝毫的容忍。
“女孩痛斥号贩子”发生得可能偶然,但每一个为民服务的执政者,特别是对维护医疗秩序担负责任的管理者,都更应该从这一事件中,主动寻找可能存在的必然,主动寻找自己身边、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主动寻找深化医改当中亟待攻克的难题。有这个态度,才不枉白衣女孩儿哭这一场,才不枉大家点击、议论和关注这一场,才不枉管理者的职责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