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种种质疑,交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则消息纯属子虚乌有。“征集意见工作到9日24时才截止,工作人员将确保收集到每一条意见,所以不可能立刻出结论。”
看到网友的评论和交通部的回应,小编也很好奇“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怎样的!所以“大多数人”不要沉默了!我们也来投票吧!
目前来看,民众对于专车改革主要关心这几个问题:
专车价格会高吗?
答:《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不享受出租汽车燃油补贴。
11月5日,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在回应记者提问时称,不管是专车或者是其他服务,目前比较倾向的意见是市场定价。
出了事 谁负责?
答:就目前交通运输部公布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两大文件征求意见情况来看,所有意见均认为,应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保障乘客和驾驶员的合法权益,但对于购买保险的主体出现分歧,有的意见认为保险应当由车辆所有者购买,有的意见认为保险应该由平台统一购买。
专车改革的具体方案还未出台,但是如何解决民众的担忧?如何使改革落地?如何找到公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这些还是值得思考的:
专车服务逐渐成为生活出行习惯
专车服务进入大众的生活已近一年半,“动动拇指约辆车”也成为不少人生活出行的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专车的政策法规迟迟未能落地,显示出我们的有关部门对于“互联网
”下的新生事物实在反应有些迟钝。尤其是近期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依然惊闻“多数意见认为应当取缔专车”的说法,更是让人诧异,这个“多数意见”是怎么得来的。
立法博弈就是利益博弈
公众利益最大化是关键
虽然消息存在谬误,但许多网友第一时间选择相信传言,就说明一些问题。大家担心的是,一件方便生活的新生事物会被“政策收紧”,会被某些部门扣上“不合法”的帽子。时至今日,专车的存废已经到了立法阶段,“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两大原则将决定着这一新生事物的命运。
科学立法,就是要实事求是,根据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去做判断。而这中间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摈弃“利益”从中作梗。事实上,立法博弈就是利益博弈。在开门立法的过程中,我们并非要让利益走开,而是应当让所有的利益攸关方都有充分发言的机会,让司机、乘客、公众、企业和监管方在磋商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最有发言权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公众
民主立法,就是要敞开门让公众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11月7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再次就出租车改革召开专家座谈会,22位专家展开交流讨论。毋庸置疑,专家在专业研究方面更具水准。然而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而言,更具发言权的或许不是专家学者而是公众,因为真正亲身体验专车的是公众。乘客和司机的表达或许未必到位,在阐述问题时难免以偏概全,但却带着生活的温度和认真的态度。在事关他们出行选择的问题上,我们理应给他们以更多话语权。
汇聚群众的智慧 找到公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现如今,“打车难”的吐槽已经很少听见了,这或许应该归功于专车的出现。和世界上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专车同样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至少我们不应把洗澡盆里的脏水和孩子一起倒掉。广泛征求意见,汇聚群众的智慧,让专车服务在满足公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的同时,能够得到合理规范和完善,我们就会找到公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唐怡
编辑/纪之文 郭爽 吴璇 王烁 李婷婷 夏菲
出租车也好,专车也好,能让百姓打到车最好!支持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