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丨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哪里?

(2015-08-22 20:58:24)
标签:

杂谈


评论丨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哪里?

引言:

  在雄心勃勃的中国发展历程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无疑是一个明确的用国际化标准来衡量中国教育的努力方向。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建设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高等教育的一次冲锋


  教育,从来就是一个万众期待、举足轻重但又众说纷纭的行业。将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的建设上升为国家建设方案,势必会带来高等教育的一次冲锋。


  但所有的冲锋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明确我们的冲击目标。所谓世界一流,其实不仅是指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办学条件,投入,经费等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也不仅仅是指某一高校在科研成果、教学成就,能拿到几个诺贝尔奖,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机制和创新能力,是否在世界各国首屈一指。


  高等教育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发展规律


  今天放眼世界,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其办学各具特色。虽然总体上各国的高等教育以科研成果数量、水平和级别这些硬指标来考核,但是各高校的机制体制和创新水平契合才是创造这些指标的前提条件。如果仅靠经费堆积,或者在短时间内引进有成果基础的团队,但是忽略了教学和科研的创新机制,那么这些指标其实也是不可靠的。


  同时,高等教育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发展规律。当前我们看到的世界一流大学中,不少都是在十七、十八世纪工业革命鼎盛时期创立的,哈佛大学诞生于1636年,耶鲁大学诞生于1701年。这些学校经历了两三百年的历史,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办学路径和方针,也才逐渐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确立了自己的话语权和一流地位。


  比如到今天为止,牛津、剑桥这类的高校,仍然是以基础性学科为主,对于发展应用学科十分慎重,而美国西海岸的大多数一流高校,因为面对产业发展的需要,应用学科的增值能力特别强大。不少高校为了锻造自身的世界一流,倡导宽松的研究环境、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用指标做目标,以十年磨一剑的态度塑造一个学科,这些都是高等教育需要摸索的特点。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从另一个层面说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教育难以体现出成果。当前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都是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学科的积累。其中大量的一流学科,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工作和付出。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一蹴而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保有敬畏,这恐怕也是实现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文/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商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