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高管19日向二战期间强征的美军战俘劳工道歉。时隔70年,美国战俘劳工得到了道歉,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三菱公司是选择性地做出道歉,对于同样被强征的来自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劳工要求道歉的呼声,这家日本公司依旧在拖延、在沉默。对于中朝劳工来讲,日本公司的选择性道歉意味着,伤害在加深、歧视在加剧。
△7月19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高管向二战期间强征的美军战俘劳工道歉。
三菱公司欠被强征的中韩劳工一个道歉
△2013年5月13日,日本侵华期间被强掳的中国劳工及遗属代表齐聚北京的日本大使馆前,向日方递交敦促书,要求日本政府解决奴役中国劳工的问题。
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前身是三菱矿业公司,曾于二战期间强迫大约900名美军战俘在4处矿厂做苦工。在道歉仪式上,三菱公司高管木村光向这900名劳工表达“最深自责和歉意”。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94岁老人詹姆斯•墨菲是这批劳工中依旧健在的两人之一,他代表曾经的战俘劳工接受三菱道歉。墨菲表示,三菱公司的道歉是真挚的。
我们能理解墨菲老人的心情,正如他所说,“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等待70年。”他知道这种等待的痛苦和煎熬,因此他呼吁其他犯下同样罪行的日本企业也能站出来道歉。但墨菲老人可能不知道,就是这家向美国战俘劳工道歉的三菱公司,依旧拒绝向同样被强征的数万名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国等国的平民道歉。而这些被强征的劳工及其家属和墨菲一样抗争了几十年,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有得到三菱公司的道歉。
日本道歉采取双重标准
△韩国民众要求日本三菱公司道歉并赔偿。
过去八年间,韩国民间组织每周五都会在三菱大楼前集会,要求该公司向二战期间遭强征的朝鲜半岛劳工道歉并予以赔偿,但都未被理会。去年2月,37名二战期间被掳往日本的中国劳工及遗属曾起诉三菱材料公司,要求该公司正式公开道歉并进行赔偿,至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因此,韩国媒体报道称,在道歉这件事上,日本企业显然是双重标准,即只向老大哥美国的战俘劳工道歉,而拒绝向更多来自东亚邻国的劳工道歉。这背后有什么逻辑吗?
日本选择性道歉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最近,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向安倍政府提出,要加大海外“宣传”,否认刚刚申遗成功的“明治产业遗产”部分工矿遗迹曾有过强征中国和朝鲜半岛劳工的历史事实。部分日本媒体也鼓吹说,三菱公司此次美国“谢罪”之行,是“继安倍首相在美国国会‘痛切反省’后,日本再次承认历史错误、迈出战后和解的新的一步”。从一些美国民众善良的反应来看,日本政府和三菱公司间的这种双簧演的很有效果。许多美国人都认为,三菱公司的道歉是前所未有的,代表了一个不寻常的历史时刻。
日本向美国道歉,这绝对是一个伪善者的“和解”。因为即便对于美国而言,日本公司的这种道歉也未必是真诚的,更多可能是功利性的。全世界都知道,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史绝不仅仅只是偷袭了珍珠港。
文 / 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洪琳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许强 杨继红 主编/唐怡
编辑/ 纪之文 郭爽 庞丁丁
喜欢本文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