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日前,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办的钓鱼岛专题网站正式开通上线。网站专设板块展示史料物证,包括700余年前的珍贵史料,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献和法律文件。随后,网站还将开通英、日、法、德、西、俄、阿等其他文字版本。
http://mmbiz.qpic.cn/mmbiz/oq1PymRl9D7j7R9jdMiaD5CGnEA7pLPYWFibRr0icu1ibRmTjmeCum1yMo3dZmZWwcTwNfibDNBaFZQSYnVibYCxSjQQ/640|
钓鱼岛专题网站首页截图
-
开设网站是维护钓鱼岛主权斗争的一个新形势
这是进入2015年之后,我国对钓鱼岛主权维护斗争的一个新形势。如果说此前的钓鱼岛主权斗争,还主要是从外交层面和海洋权益维护活动层面进行,那么钓鱼岛网站的开通上线,将是一次对中日双方民众,甚至是对国际社会的公民教育,既从战线上扩大了维护钓鱼岛的主权斗争,又从形式上拓展了围绕钓鱼岛的公共外交工作。
冒昧揣测一下,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钓鱼岛归属中国已是共识,毋庸置疑。但是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钓鱼岛之所以被日本侵占的历史,许多中国民众其实了解的并不深入,更别说缺乏权威信息来源,受到日本右翼宣传欺骗的日本民众了。这些年来,随着钓鱼岛主权斗争的深入,中国不仅需要更加强大的海权维护力量,更加广阔的国际传播力量,更需要更加完善和可信服的公民教育工作。
-
钓鱼岛网站是公共外交活动的重要信息平台
另一方面,在此之前中国国内对于钓鱼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钓鱼岛正源》,《钓鱼岛历史真相》等几部著作中,民间对钓鱼岛归属权的史料发现也不少,但是一直没有一个集中发布的平台,让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依据。媒体对钓鱼岛主权的报道,也只能零散地使用各种历史材料。而对钓鱼岛主权维护的公共外交活动,也都需要一个更好的信息平台。
当前,全球的公共外交已经进入2.0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公共外交活动,更需要借重网络平台传递真实的声音和立体的信息。这种信息的对象是全球各国民众,尤其是日本国内民众。因此,钓鱼岛网站的出现,实际上打造了一个当前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公众平台,它既能起到整合资料的作用,又是舆论斗争和公共外交的新阵地。当然,更应当防范包括黑客在内的外来干扰和破坏。
文 | 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商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