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视评论】“组织关系在”是主动给李娜发工资的理由?

(2014-03-23 19:29:22)
标签:

杂谈

不“依岗发酬” 损害的是国家利益

近日,李娜“吃空饷”一事备受关注,不仅李娜被推到风口浪尖,湖北体育局网球管理中心更是备受质疑。对于“主动”给已经不在湖北训练、工作的李娜发放体制内工资一事,湖北方面给出的回复是——李娜的组织关系仍然留在湖北,所以应该给其发工资。这样的回复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是,组织关系是否能成为发放工资的依据?编制在,岗位是如何设置的?另外,李娜的工作职责和成果又是什么?显然,在这一系列提问之下,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维持人员工资发放的体育局,仅凭编制而不是依据实际劳动发放报酬,损害的是国家利益。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实行“单飞政策”,李娜正式踏上职业体育道路,成为“自负盈亏”的职业选手。理论上说,李娜和湖北体育局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关系,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这是体育行业的特殊性,但不管如何特殊,有一点毋庸置疑:湖北体育局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是老百姓的纳税钱,随便发给一个常年不在岗、没有实质工作关系的人,是不合适的。

与明星“套近乎” 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前,拿到职业生涯第二座大满贯奖杯的李娜抵达家乡武汉,马上就收到了湖北省政府送来的80万元奖金大礼包,新闻一经曝光就引起了强烈关注和激烈争论。而在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成为亚洲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后,湖北省政府就曾授予李娜“湖北跨越先锋”称号,并奖励60万元。体育明星获得荣誉与相应的报酬无可厚非,但如果动辄就用政府财政来奖励市场化项目的职业明星,合理性值得探讨,此举的动机也应深刻分析。

“吃空饷”暴露部分单位薪资制度管理混乱

2006年3月,人事部出台《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2005年,中编办下发的《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中,明确禁止国家有关单位人员禁止“吃空饷”。 目前,能不能确认李娜就是属于“领空饷”,还需更详细的信息披露、更有待有关部门的认定。但是,不可否认,这几年媒体曝光了不少发放、领取空饷的情况,反映出的是一些单位在薪资制度管理上的混乱,也暴露出相关制度存在一定漏洞。就目前来看,有关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人员的薪资制度基本就是内部确立的一些文件,并没有通过国家法律层面予以规范,这就使得社会公众对于类似的薪资发放没有统一的评判和监督标准。解决“吃空饷”问题的方法一是要继续推进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二是这些以财政拨款为工资发放来源的单位,应及时对公众披露人员信息和工资发放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文\央视评论员 岳屾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