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沪承载力教育公平随迁异地高考杂谈 |
放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对于大家来说都是热烈盼望的一个好消息,它体现了我们在追求教育公平当中,迈出的最新一步。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事实上在过去这些年里,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因为还不能实行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实际上制造了一些教育当中的不公平,这样的不公平是我们不乐意看到的,也盼望着它尽快完成改革。现行的相关考试制度,显然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变化,迎头赶上这是必须的。
重大的改革,往往要经过很艰难的思考、探索、讨论,最终形成共识。我想在追求公平的过程当中,确实也要考虑资源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这个词汇在进入到“十二五”之后,越来越被我们大家所熟悉,特别是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资源承载力有限的局面,非常的突出。这个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不仅体现在教育资源上,也体现在城市的交通资源,整体的就业容量的资源、医疗的资源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在追求公平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有限性的前提,追求教育公平,不是在一夜之间实现的,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公平。那么要在资源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之下,来追求最大的公平,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这项改革,最大的难点。在京沪这个地方,也许比一些资源承载力更宽裕的城市,迈出异地高考这个问题上步子会稍微慢一点,或者迈出去的这一步会稍微小一点。不同群体,大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应该能够对这一点有一点冷静的判断,最大的公平往往来自于不同群体大家在各自最大利益之下,寻求一个平衡点。大家都无法实现最大的利益,但是,都彼此关切对方的利益,最后找到这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