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作文引发的思考
(2012-06-07 23:12:06)
标签:
高考作文教育评论央视杨禹文化 |
高考作文命题体现中国社会变迁、时代的进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缩影,我觉得今天上午全国将近20个高考作文命题,凸显了关注社会生活的这样一个取向。
这些考题大概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给了现实生活当中一个素材,让大家来写。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考题:黑龙江一个铁路的巡道工老骥。其实老骥的事情在我们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真情沟通》这个板块里边就曾经报道过、反复地播出过。在很多媒体也进行过报道,我想我们北京的考生如果在你复习的时候,仍然能够关心社会生活当中的这些事情,仍然能够从过去的一年来很多媒体“走基层”的报道当中看到很多跟老骥类似的人物。在你考试前最后这一两个月里面,不是闷头背书,而是跟我们一样用真心、真情去关心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关心我们大家敬仰的司机吴斌师傅的话,我想那今天完成这个作文题目,一定会写的视野很宽,而且很有张力。
今年的高考形态可归纳为三句话,这三句话里既有进步,也有我们看到继续前进的潜力。第一个我们看到高考录取率再提高,但是,优质的高等教育的资源供给仍然偏少。现在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了75%。但是大家想考进好学校的话,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仍然不够。所以这个现象提醒我们,在发展高等教育上面,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