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央视新闻评论
央视新闻评论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681
  • 关注人气:95,0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公经费”请详细公开 莫打文字擦边球

(2011-07-16 09:41:02)
标签:

三公经费

中央部门

账本

杂谈

这几天媒体和公众一直在督促更多的中央部门公布“三公经费”,截止到目前为止仅有18家中央部门按要求公布,公众对此并不满意,还有80个部门仍需努力。其实5月4号那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是说,今年6月底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了中央决算之后,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三公“账本,从常务会议的措词来说,并没有明确要求这98个部门一定要在6月底之前公开,媒体之所以理解和解读为时间表的概念,里面还包含了在公众的期待之下,尽快公开的含义。那么中央政府部门在这个时候越早公开越主动,越早公开越能够满足此时此刻公众的期待,不要遮遮掩掩、拖拖拉拉。

 

另外,“三公“经费请详细公开,不要玩文字的擦边球。在目前这18家部门的账本中,多数还只是一个粗略的数字,内容十分单薄,只有审计署的数据细化易懂,比较详细。其实在5月4号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里同时还强调,98个中央政府部门要公开”三公“经费预结算的同时,各个部门要加大努力来增加公开的内容,但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没有要求公开到具体到哪一步。所以我们就看到,有些部门相对来说账单就比较简单粗略,但粗略就意味着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比如,某个部门一年在公车上面一共花了200万元,但是我不知道这200万元是花在了1辆车上,还是10辆车上,还是50辆车上,像审计署的账本,就能够告诉我们平均每辆车花了多少钱,这才是公众想知道的答案。

 

再比如,某个部门公开了在某次国际会议共花了700多万元,就没有更详细的内容,那么这700多万元,为什么会花这么多?它到底是多了少了,其中多少人参加?每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这些其实都应该向公众说清楚,说得越清楚越主动,说得越清楚,公众其实心情越平静。

 

另外,在已公布三公账本的18家中央部门中,11家的2011年预算数都有所上涨,这就又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质疑,三公经费难道不应该逐步减少吗?其实,三公经费对于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来说,应该以它的实际合理需要为准,并不是说这个帐本花的钱越少越好,公众看到帐本之后,也有一个怎么能够科学理性去读帐本的问题。

 

对于中央政府部门来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前后经历了两拨这样的在公众关注之下改革的内容。一个是机构的精简,那个时候曾经有人说中央政府部门,人越少越好,公务员的数量越少越好,其实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并不是这样,要因事设岗。今天中央政府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帐本,同样是这个道理,对于中央政府部门来说,实际上就是:有多少事,定多少岗,花多少钱。其中的标准,怎么定岗,花多少钱,其实在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上面是有标准的,比如说接待按照什么标准,开会按照什么标准,购置车辆和保养车辆按照什么标准,这些标准我想财政部门,包括中央政府部门内部的财务部门,也应该把标准同时向公众公布,两厢对照,公众才能从你的帐本里面,看出到底钱都花哪儿去了。

 

再有一个,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要求地方政府部门,要参照中央政府部门的做法,也公开自己的三公预算。地方政府部门目前还没有行动起来,地方政府部门如何做,公众还要拭目以待。

 

作者:央视评论员杨禹

2011年7月16日 朝闻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