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杨禹
明天就是高考日了,今年全国高考计划录取人数为675万人。在冲刺高考的大军中,河北衡水中学用近似军事化的严苛方式管理学生,在新闻中被采访学生称之为“炼狱”。但学生和老师似乎却乐在其中,因为他们中90%的学生,高考成绩都能超过一类本科。
这其实是面对高考独木桥的一种无奈的畸形。
虽然现在全国的高考总录取比例已经达到72%左右,跟11年前相比有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考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已经不是主要矛盾,能考上一个自己想去的理想的大学,现在是他们拼命的目标。所以高考仍然是独木桥,这样的独木桥带来这种特殊的压力,才会有衡水中学这样的氛围;才会有这些乐在其中,也苦在其中的孩子们。
全国有很多类似中学,恐怕有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军事化管理孩子的办法。虽然孩子们自己愿意,老师们愿意,也许家长也是愿意的,是“愿者上钩”。但还是要有底线的约束。
什么是底线?这些孩子们都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有对孩子们保护的措施,严格禁止危害孩子的人格,保证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这些措施、这些法律要求,都不因为孩子自己愿意、老师们愿意、家长们愿意而有任何改变。
这样的底线约束,我们要从旁观察。除了心疼孩子,还应该为他们去呼吁。
什么时候在高考、基础教育和高考教育中,这样的畸形在我们身边消失了,高考的改革就算达到成效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