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余粮世界粮食禁令俄罗斯杂谈 |
作者:央视评论员马晓霖
粮食关系到每个国家的命脉,粮食价格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会令全球市场非常紧张。
日前,俄罗斯发布禁令,要停止小麦等谷物的出口。此外,除了小麦,包括大麦、玉米在内的其他主要粮食的价
格也开始出现上涨,国际社会开始担心2007年至2008年的粮食危机卷土重来。有人惊呼:俄罗斯的小麦出口禁令会不会引发全球的粮食涨价潮呢?
对此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这个禁令延长的可能性不太大,俄罗斯本身今年欠收,但并不意味着全世界没有余粮,事实上今年由于持续干旱,使俄罗斯大概五分之一的种植面积的谷物欠收,导致普京政府对全年的总收成的收入的预期大幅的下调,也就是从9700万吨下降了6000多万吨,下调的幅度达到三分之一。颁布出口禁令,当然是预防性的措施。
当然这个禁令措施在世界粮食价格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还是引起了一定的震荡。这个震荡是本能性的,小麦价格涨到319美元,达到了过去两年来的最高值,但和2007年、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相比,大可不必惊慌,因为局部性的粮食欠收,不会造成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全球性的粮食储备相当充裕,而且全世界最主要的三大粮食生产和出口方,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生产很稳定,出口也没有减少。据国际粮食组织的统计,经过过去两年的全球性创记录的高产和大丰收之后,世界粮食的储备非常充足,现有的储备超过两年前的50%。
咱们经常说,有粮不慌,无粮不稳,我觉得现在世界的反映,应该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两年前的那场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的惶恐,并且在30多个国家诱发了大规模的社会骚乱。尽管现在的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存在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我觉得不可不防,主要是政府和媒体层面要防止跟风,另外要防止是热钱炒作。具体而言,就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出口,和粮食的消费进口大国,要保持克制和冷静,避免像限制出口或者是过度进口,过度储备,进而诱发连锁反应。另外从媒体层面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要跟风炒作。
第二不要在公众和普通消费者层面造成一种食品短缺,或者是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引发抢购风。另外要切实防止大规模的热钱,过度炒作粮食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引起粮价的泡沫性的价格上涨。
粮食危机,虽然还没有完全做到一个大危机的到来,但是应对和防范,这种意识应该是时刻都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