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

近日有部分银行调高同城ATM跨行取款手续费,对于这个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银监会说这是合理合规的,但是很多老百姓还是不理解。这个时候其实公婆之间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就是对公公家的这个成本到底是应该怎么构成的,这个ATM的这个成本应该怎么来分摊,这方面没有跟婆婆这边讲清楚。我看银行也是不准备讲清楚,因为银行用自己的说法听上去很绚丽,也很合乎逻辑,但是你仔细一想,他在讲道理,但是他没有给我们提供依据。这些依据是什么?银行业成本的具体构成,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向公众讲明。这样的收费为什么要收,这个收费的计算的方法,这个ATM机的成本到底如何,不是银行的专家们自己一言以蔽之就可以的。
其实我们身边这些银行都是家大业大的银行,这些银行我发现有一个特点,他们其实很看重小钱。他们该赚钱的地方也许本事差了一点,所以像这种你发生一笔我就收你两块钱收你四块钱,这样的收入很保底,来一笔收一笔,这样的收入不需要太高的盈利,所以这点小钱抠的特别仔细,也许银行的说法是这样的,他说我再家大业大,我也要从一分一毫地抠起,这就是银行的逻辑。
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有关的规定,白纸黑字的规定写着银行业的这种做法是符合规定的,是合法的。但是我们要看到,第一,这些规定也需要与时俱进了。比如说如果按照另一个规定,按照价格法来看的话,这样涉及公共利益的价格的变化,似乎应该开一开听证会。但是按照现行的跟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直接相关的规定就不需要开,所以规定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再一个我相信对于今天的银行规定的关系来说,合理的涨价的这个过程,这个秩序,你到底有没有合理的收费其实更重要。因为收费两块钱四块钱到底是高是低,大家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是一个定性的感觉。但是你的过程,涨价的过程一定要更加符合今天这个社会。
一个银行跟一个规定之间,应该达成的那种决定一个规定性收费那样的过程。其实我们的《价格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过程,只不过是银行习惯也仍然是这样,虽然自己在世界上排名前几名了,但是仍然要把这样的一件事情变得很有小家子气,甚至已经决定涨价了,你看他在ATM机上也不给你贴出一个很明确的公示,他一定要把我们的银行的顾客逼到为了两块钱,再到马路对面跑一趟。这就是使得银行业在倒退,过去我们是把银行业大家集合在一起,我一张卡可以办更多的事情,现在好了,让大家兜里揣上更多的卡片,办的事倒更少了。
我觉得最后就是一句话,太小家子气的女孩子不可爱,太小家子气的男人不可靠,太小家子的银行没前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