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爆炸恐怖袭击杂谈 |
莫斯科当地时间3月29日上午七时(北京时间12时)许,莫斯科地铁发生两起爆炸袭击,造成至少37人死亡,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是两名女性实施了自杀爆炸袭击,俄官方断定这是恐怖袭击。就此,央视评论员马晓霖在3点和5点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分析指出,各种迹象表明,莫斯科地铁爆炸是一起精心策划和周密实施的恐怖主义袭击,而车臣分离组织旗下的“黑寡妇”女子自杀袭击者极有可能是行动的执行者。
彻头彻尾的恐怖袭击
马晓霖指出,首先,爆炸发生的地点和指向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恐怖袭击特点。两个爆炸地点之一的卢比扬卡地铁站,附近有俄罗斯联邦的安全总局总部,它的前身是克格勃。安全总局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安全,实施反恐怖行动,因此,肯定是恐怖组织袭击和报复的最主要的目标,另外一个爆炸地点文化广场站附近是俄罗斯的外交部。
马晓霖说,袭击重要政府目标,袭击容易引起轰动效应的目标,往往是有组织恐怖行为重要甚至首选对象。袭击这样的强力部门或者窗口部门具有强烈的政治宣示意义。其次,这两次爆炸杀伤的直接对象首先是无辜市民、旅客,滥杀无辜也是现代恐怖主义的重要特征。
马晓霖认为,从作案手段上看,两次爆炸时间相距40——50分钟,这就是排除偶发的事故性爆炸,或者是个人行为,完全是两个人的相互策应、相互配合的结果。其次,最新消息说是两名女性实施自杀式爆炸袭击,而自杀式爆炸非常符合俄罗斯境内以宗教和民族分离主义为背景的恐怖袭击的一贯特点。
马晓霖称,从时间点的刻意选择看,莫斯科时间周一早晨上班的高峰时刻,也是旅客最多的时候,莫斯科地铁又是全世界最繁忙、最拥挤的地下公交系统,平均每天运送旅客达到700万人,这个时段的地铁客流量达到50万人。有人选择这个时间段,选择两个换乘车站实施两次爆炸袭击,显然就是要实现大规模杀伤的血腥结果和恐慌,包括直接爆炸造成的伤亡,爆炸引起恐慌、踩踏、窒息、断电等等之类后果间接造成的伤亡。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表明,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恐怖袭击。
车臣“黑寡妇”嫌疑最大
当回答谁是这起恐怖袭击的最大嫌疑对象时,马晓霖指出,虽然尚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出来认领这两起恐怖袭击,但是,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近些年俄罗斯境内发生的主要恐怖袭击基本上都是来自北高加索、以车臣分离主义分子为代表的恐怖组织所为,尤其是令人胆寒的“黑寡妇”自杀袭击者。过去10年,俄罗斯联邦经过浴血拼杀,重创车臣恐怖组织的基干力量,击毙该组织一大批头目,但是,这个组织并没有被彻底击垮。俄罗斯的反恐战争造成大量车臣人死亡,她们的女眷、遗孀穿上象征死亡的黑衣,加入了车臣分离组织,并在各种恐怖袭击中担当起主要角色,包括绑架、自杀袭击。前几年俄罗斯工人文化宫绑架事件,800人被劫持,造成100多人死难,“黑寡妇”则发挥了主要作用。
马晓霖说,实际上,从2004年以后,车臣首都格罗兹尼,莫斯科市中心,莫斯科地铁都不断发生针对平民、针对俄罗斯联邦警察和军人的袭击,去年甚至还发生了爆破和颠覆火车的恐怖袭击。今年2月,车臣反叛头目尤莫罗夫通过互联网公开向俄罗斯联邦宣战,他说:“战争将覆盖俄罗斯全境,俄罗斯的所有城市都将遭遇战争”。所以,尽管目前尚不能确认谁策划了这两期恐怖袭击,但是,他个人认为车臣难脱干系,而两个女人弹就是“黑寡妇”自杀袭击者。
马晓霖最后指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恐怖主义威胁并没有远离莫斯科,并没有远离俄罗斯,而且时刻在威胁着俄罗斯人的生命。另外也说明,俄罗斯对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方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已经出现巨大的漏洞。
(央视评论员 马晓霖 于央视新闻频道《17点新闻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