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一直非常引人关注,同时也是正在进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重要议题,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伊朗总统内贾德于2月7日突然宣布要自行生产20%的浓缩铀,态度再次变得很强硬。本质上说,是伊朗长期进行的老鼠戏猫、曲线“求核”策略的继续。
伊朗最近使出一系列的外交招数,让世人看到它忽左忽右,忽软忽硬,根本而言还是想在核问题上进行拖延,最终获得和平利用核能源的权利,并实现它的终极目的——获得核武器。内贾德提出的伊朗自己要提炼20%的浓缩铀,其实是对国际社会一个正面的回应,它以此表明并没有关上和谈大门,而是对此前伊朗方面让步的要价。
此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一个方案,将伊朗境内现有的核燃料转移到俄罗斯,提成为20%的浓度,然后再运到法国生产出伊朗科研和医疗所用的核燃料棒并返还给伊朗,这样的话,时间跨度为12个月,但是,伊朗方面对12个月的时限并太不放心,它信不过美英为首的西方,希望能把这个时间缩短为4、5个月。这个条件是伊朗做出让步之后提出的一个讨价条件,貌似存在一定的理由,但这个条件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在这种情况下,内贾德抛出了新的筹码,以强硬的姿态向西方施加,他同时希望以此把持外交和道义上的制高点,把球踢给对方,表明伊朗并无意与国际社会对抗。
实际上,围绕伊朗方面“老鼠戏猫”的举动可以看出,最近伊朗议长拉里贾尼突然就此表态,而且态度非常强硬,一下子把内贾德变成相对的温和派,这个态势向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显示,并不是只有内贾德代表伊朗的强硬的势力,伊朗内部有比内贾德更强硬的力量,这表明,西方在核问题上,如果采取进一步的升级制裁和其他严厉措施,可能会引起伊朗更大的反弹。
伊朗的最新动作,引发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激烈反应。美国外交代表宣称伊朗无意通过和谈解决问题,提出升级制裁。伊核危机其实反映了美伊关系的持续紧张,在伊核问题上,美国现在是骑虎难下,软硬两难。因为关于伊朗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自行生产出核武器,国际社会各方判断不一,有的乐观地说,伊朗可能需要10年时间才能生产出核武器,担心的一方认为只要一年半载,伊朗就能拥有核武器,甚至国际原子能机构都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第二,关于和平手段是否用尽?各大国产生了分歧。美英方面认为伊朗无心于和平解决问题,希望提升经济制裁,而中国和俄罗斯认为,和平手段还没有用尽,还必须通过谈判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认为制裁不利于缓和局势,相反,会加剧伊朗及地区的不安状况,况且,对伊朗制裁升级会伤及相关国家的核心利益,所以中俄均反对加强制裁。
从过去6年的进程可以看到,伊朗实际上是沿着三个点行走着一条路线,就是从3%的浓缩铀到20%的浓缩铀,再到80%或90%的浓缩铀,这三点之间,意味着伊朗核原料的生产和提炼从没有威胁的低浓度到可以用于医学20%浓度,再到可以用于生产核武器的80%、90%的浓度。这条路线即使伊朗拥核自保、拥核做大的强国、复兴之路,也是美伊关系一波三折的曲折发展之路。美国担心。这种不战不和、不软不硬的状况实际上是对伊朗有利,伊朗沿这条线可能在未来的3、5年内,一下跑到终点,而美国采取这么多年的封锁、制裁和围堵,最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届时,美国面临的局势就是覆水难收,不可收拾,所以说,美国非常焦虑。
(央视评论员 马晓霖 央视新闻频道 《16点新闻直播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