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足坛反赌打假 |
只要有了司法介入,球场上的假球行为就能被立刻揭穿吗?显然不能。司法介入很重要,但司法介入又不是万能的。中国足坛上曾经长期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球迷说,这场球有假,这个球员的表现不正常,但球迷的说法似乎不足为据;俱乐部常说,有问题吗,有问题的话得让警察来用刑事侦查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自己管不了;警方又会说,我们并不懂球,如果没人举报,我们也没法做什么。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最后,谁也不管,谁也不抓。
时下,警察来了。中国足协说,太好了;俱乐部说,很好。他们把抓赌反假的职责,都迅速地寄托给了警察叔叔们。然而,判定足球场上某些行为的性质,终归是需要内行人来做的,而不能让外行来做内行该干的事。外行看来看去都是热闹,只能怀疑,无法判断。复杂的场面到了内行眼里,一目了然。
比如,对方的球员带球过来,要射门了,这边的守门员该怎么出击?你如果看他四肢张开,正面地扑出去,这就对了,因为他要最大限度地扩大封堵面积。有的守门员,你看他似乎更加奋勇,他跟“老太太钻被窝”一样,整个人呈一条线地冲出去。外行会觉得这样的守门员更猛,其实,内行一看就知道,这样做,他封堵的面积是最小的,他要么太业余,要么就是在打假球。
当警察到来的时候,足球人自己,不能一推了之,袖手旁观。很多足球先进国家采取的反赌抓假办法,都是这样:司法介入是一只拳头,足球界内人士对足球场上行为的判定又是另一只拳头,两只拳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真正的打击力量。
警察到来之后,还听到很多足球人喊冤,希望给自己一个清白。清白,对于一个球员,一个教练,一个俱乐部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这次中国足球的反赌打假,真正要留下的是长期制度,而不只是暂时清白。
反赌打假进展到今天,我们需要开始思考,到底该如何评价和看待这次反赌打假的得失?甭管抓了多少条鱼,甭管抓了大鱼还是小鱼,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鱼不可能被彻底抓干净,就算一时给彻底抓干净了,只要有适合生存的环境,大鱼小鱼们还会出现。
中国足坛这次反赌打假,最需要留下一系列的制度。比如,警方和足球界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常设机构,对足球场上各种场面做出判定,对足球比赛可能带来的利益关系做出预判,对什么样的比赛可能被赌球集团利用,对敏感关键比赛有哪些利益攸关方,做出判断和监督。比如,中国足球的整个管理机制,仍需要完善。各级职业联赛的利益分配机制,职业俱乐部的权利和义务等,都需要重构。
清白是暂时的,制度是永久的。再过几天,新一届中国足球代表大会就要召开了,新的足协主席也要选举产生了。希望在那次代表大会上,不仅看到有新的反赌打假的成果,也看到一个新的制度建设的周期,从此起步。
(央视评论员杨禹,12月15日《东方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