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

标签:
杂谈伊朗故事葬礼自己的生活 |
分类: 关于伊朗 |
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描写了在北京的回回几代人的命运,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将韩新月和楚雁潮的凄美的爱情写得含蓄蕴藉,如泣如诉,特别是对新月葬礼的描写,催人泪下,楚雁潮往新月的墓穴上盖上最后一块石板时的不舍,不忍, 让人读来心酸不已.
不过我今天不谈爱情,借霍达的书名,说说在伊朗的葬礼见闻.
德黑兰的西南有一个很大的公墓,距离市区大约30公里左右,
里面的老墓区古树参天,平整的道路旁罗列着平铺在地面上的大理石墓碑,上面刻有死者的姓名和生辰,有的还有照片.
我很喜欢在墓碑间徜徉,读墓碑上的碑文,想象死者的生平和命运,
07年的春节前, 我多年的好友,台湾人杨先生突然离世, 他侨居伊朗20多年, 台湾的妻子早已改嫁,一儿一女也不认他, 虽说在这里也是举目无亲,他的弟弟还是决定把这里作为他的永久的长眠之地.我和杨先生相识相知十多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帮助过我, 听到他的噩耗我悲伤不已, 但也感谢真主,让他在毫无准备和痛苦的情况下离去, 只是他走得太早,只有61岁,他曾告诉我他非常怕死,更怕长期病卧在床无人照应,而今他如此突然离去,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今生一直祈求的最好的结局了.
穆斯林讲究入土为安,人死后第二天就应下葬,杨先生的葬礼迟了几天,为了等他台湾的弟弟.
我和几位杨先生的伊朗朋友约在公墓东南角的管理处见面,杨先生的弟弟办完手续,我们一起去后面的洗尸房,这是死者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一次洗浴了. 洗尸房分男女部, 同性别的人,即便不是亲友,也可以进去观看. 我老早就对此充满了好奇,总是说要找机会进去看看, 如今机会来了,我这个没出息的却害怕了,同来的白先生也是认识了十几年的朋友,我求他进去看,回头仔细描述给我听.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新月的遗体是由她最亲近的人--妈妈给洗的, 在伊朗,亲人可以要求进去洗,像杨先生这样没有亲人的,就由里面的工作人员洗,洗完用一块白布将遗体包起来,脖子和脚踝处用绳子轻轻扎着,放在担架上抬出来交给亲友们.
杨先生的遗体抬出来后放在地上,亲友们围在旁边,伊朗人口中都念念有辞,在背诵古兰经上有关为去世的人祈祷的经文,我和几位中国朋友默默地伫立一旁, 我看到有这么多朋友来给杨先生送行, 心里很是宽慰. 遗体被抬上运尸车,我们也开车跟在后面去墓地.
这个公墓实在是大, 车子转来转去七八分钟,来到一片新的墓场, 还没有埋人的地方可以看见用水泥做成的格子状的墓穴,水泥的厚度大约有20公分,墓穴长约2米,宽不到半米,深1米多,可以分两层, 用来埋两个人,杨先生的只埋他一个,不像国内穆斯林的墓穴那么宽敞,还有亲人下去给试坑,楚雁潮给新月试坑时, 用双手把小石子儿拨开,把土块碾平,想让新月在里面躺得舒服些, 这里也应该由最亲近的人将遗体抱进墓穴, 杨先生是由墓地工人抱进去的,向右面侧身躺着,再将脸上的白布揭开,让脸直接接触到土地,我上前看了一眼他的遗容,很安详,仿佛睡去了一样.
阿訇开始大声唱经,曲调时而高昂起伏,时而如泣如诉,我一句没听懂,只见那抱遗体入穴的工人不住地推动着杨先生的肩头,直到唱经结束, 后来我问他这是干什么, 伊朗人告诉我这是要他的灵魂注意听阿訇所说的内容.
唱经结束, 几个朋友和工人一起将一块块的水泥板往墓穴上盖,一共用了五六块吧,盖完就往上盖土,压紧,我们将花篮和花束摆放在新坟上,葬礼到此就算结束了.墓碑要到40天后才可以放上,我在心里默念着三个数字:230, 22, 60, 这是杨先生安息的位置,下次来看他, 就不会找错地方.
我现在每年春节前都要和老公, 儿子一起去杨先生的坟上去看他, 老公按伊朗人的风俗,先用清水把墓碑冲洗干净, 再洒上带去的玫瑰花水,我则将花束解开,将花分撒在墓碑上,老公拿起一块小石子儿,轻叩墓碑,告诉杨先生的在天之灵,有人来看他了.去年我们看到墓碑上的字有些模糊了,老公叫来工人,请他再仔细地描描.
我见识了在伊朗的穆斯林的葬礼,现在非常怕死,你想啊,我没有女儿,死了谁来洗我? 得让陌生人来洗,我还没说出洗尸的情景呢! 白先生说就和洗猪似的,那工人一手拿个莲蓬头,一手拿个小刷子,一边冲一边刷洗,哪里像新月的妈妈那么温柔呢,洗的时候还让陌生人进来参观,洗完还不给穿衣服,一块白布包一下,还用绳子给扎上,墓穴小得不能翻身,干干净净的身子直接放在土里,要是个两层的墓穴,上边还得再压个人... 真不如在中国,死了一把火烧了,把灰往海里河里一撒...
我跟老公说,要是我死在你前头,请你用个木盒子把我装进去再埋, 他的要求更离奇,他说你不能把我埋在德黑兰的公墓里, 那里太拥挤了, 我很不喜欢呢! 我说你要我把你埋哪儿,他说随便哪儿都行,就是不要在公墓,我可傻眼了,那么大个个儿,往哪儿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