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尚八卦 |
对于慈善店charity shop,只有四个字要说:相见恨晚。
初到伦敦时,每到周末就会跟着学服装设计与古玩鉴定的朋友去逛波多贝罗市场,开始也好奇这么琳琅满目又稀奇古怪的物件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去的久了才知道,那些店主们常去伦敦室内外大大小小的慈善店淘货。后来听说学服装设计的朋友在慈善店慧眼识珠淘到50年代Dior先生掌舵时的大衣,才10镑!再后来,发现在初入苏富比学院的瓷器鉴定系的学生会结伴去伦敦外围小城镇的慈善店,寻找当年出口欧洲的广东瓷,为的是磨练眼力……这样巨大的耳濡目染之下,想不对慈善店感兴趣都难。
第一次得意的慈善店淘宝经历是:撞到Raymond Loewy设计的瓷器。当时只觉得造型很合眼缘,曲线弧度长短都正正好。捧回家,用放大镜看杯底小签名标牌才发现是Raymond Loewy,可口可乐玻璃瓶、壳牌石油商标的设计师——
目前为止最遗憾的慈善店经历是错过L.S.Lowry
慈善店的际遇就像电影《阿甘正传》里的台词:“……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的味道是什么。”有时一周去三次慈善店,次次都一样,有时只是因为避雨进店,却能邂逅心头好
慈善店的工作人员都是免费义工,有的人会在同一家店做很多年的义工。我常去的一家慈善店在教堂边,里边有个叫做乔治的可爱的意大利男人,他和我一样喜欢男人,喜欢谈论艺术与时尚。有次他近乎强迫让我买下一条丝绒长裙,我觉得不是自己的风格就不肯,乔治不由分说推我进试衣间
六月重回伦敦度假,专门去找了乔治,他那天不当班,真遗憾。
一直很想念那里的慈善店。当年一起在英国留学的同学们将英国慈善店的模式搬到国内,不过是不是实体店,而是网络店,叫做:善淘网(www.buy42.com)。网站出售大家捐赠的二手衣物,所得善款用于不同的慈善救助项目,有意思的是,来自英国的品牌 clarks 非常支持善淘网,已经先后三次捐赠样鞋给网站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