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从“政”之要,首先要“正”派,即要把德放在首位;其次是要有“文”化知积,即要有才。
选人用人,就是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廉——清廉的人,是广而兼修的结果
“广”而“兼”修,是为“廉”。
要成为一个清廉的人,就必须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内外兼修,既注重外在表现合乎礼仪,又重视内在道德合乎规范,最终达到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而拥有清廉、清正、高洁的品性。
加——用口说,更要用力做
“加”是用“力”做和用“口”说合在一起。人生的成功,要用口说,但更要用力做,用力做才是首要的,摆在第一位的。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是在为你的人生做加法;言行不一,光说不做,是在为你的人生做减法。
吹——口说大话,人生必有亏欠
“吹”,有说大话的意思,比如吹牛。从“吹”的字形来看,可以理解为:“口”说大话,人生必有亏“欠”。
爱说大话的人,总是企图用大话来掩盖自身的短处和不足,而从不想用行动来取长补短,致使短处得不到补齐,不足得不到订正。
人生的亏欠和缺憾,往往是你口说大话而不付诸实际行动的结果。
知——矢口为知,说出去的话要像射出去的箭一语中的
“矢”为箭,箭是用来做什么的?箭是用来射中目标的,而“口”是用来言语的、用来说话的,所以,开口说话就要像射出去的箭一样,一语中的,击中要害,直指事物的本质,这才称得上“知”。
但如果说起话来,口若悬河、不着边际、不切中要害,便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是在有意用空洞无物的言辞掩盖内心的贫乏和无知。
善——善不是光说在口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
“善”的最底下是一个“口”字,是在提醒我们,“善”不要光落脚在“口”上,成为一种说教,而要落实在行动上。
所谓施善,就是要我们用具体的行动去施予,让他人获得实实在在善的恩泽。
干——要干事,就不能动歪脑筋
“干”,只要头上动一点歪脑筋,就成了“千”。指一个人只要动一点歪脑筋,就不再想踏实干事了,而变得“千”变万化起来:巧言令色,耍奸弄滑,投机取巧。只是,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要干事,就别去动这种歪脑筋。
怪——凡俗之辈,理解不了圣贤之心
“怪”,竖“心”旁加一个“圣”,从表面上看,似乎在说,圣贤之心都有点怪。
实则是我们凡俗之辈,眼光短浅,内心肤浅,理解不了圣贤之心,理解不了他们的超凡脱俗、卓而不群。由此看来,“怪”的并非圣贤之心,而是凡俗之辈短浅的眼光和肤浅的内心。
咎——人的过失往往出自于口
“咎”,有过失的意思。一个人的过失来自何“处”?往往来自“口”上。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而有的人说话口无遮拦,不加思考,结果得罪了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灾祸。
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说话也要三思而后说。
谦——谦虚的人,必定兼有谦虚的言词
谦虚的人,必定是行事低调,出言也低调。从“谦”字的字形来看,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谦虚的人,必定“兼”有谦虚的“言”词。一个动辄口出狂言、口说大话的人,能说是一个谦虚的人吗?
课——教有所指,学有所得
“课”,指分时段教学,如上课、下课。而“课”的结构则体现了教与学的关系,即老师用“言”词传道授业解惑,要教有所指;学生则通过听讲收获“果”实,要学有所得。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呢?即道德的果实、知识的果实、技能的果实、智慧的果实,等等。
教有所指,学有所得,这就是“课”通过左右结构所要表达的意思。(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出版(摘录二七)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从“政”之要,首先要“正”派,即要把德放在首位;其次是要有“文”化知积,即要有才。
选人用人,就是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廉——清廉的人,是广而兼修的结果
“广”而“兼”修,是为“廉”。
要成为一个清廉的人,就必须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内外兼修,既注重外在表现合乎礼仪,又重视内在道德合乎规范,最终达到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而拥有清廉、清正、高洁的品性。
加——用口说,更要用力做
“加”是用“力”做和用“口”说合在一起。人生的成功,要用口说,但更要用力做,用力做才是首要的,摆在第一位的。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是在为你的人生做加法;言行不一,光说不做,是在为你的人生做减法。
吹——口说大话,人生必有亏欠
“吹”,有说大话的意思,比如吹牛。从“吹”的字形来看,可以理解为:“口”说大话,人生必有亏“欠”。
爱说大话的人,总是企图用大话来掩盖自身的短处和不足,而从不想用行动来取长补短,致使短处得不到补齐,不足得不到订正。
人生的亏欠和缺憾,往往是你口说大话而不付诸实际行动的结果。
知——矢口为知,说出去的话要像射出去的箭一语中的
“矢”为箭,箭是用来做什么的?箭是用来射中目标的,而“口”是用来言语的、用来说话的,所以,开口说话就要像射出去的箭一样,一语中的,击中要害,直指事物的本质,这才称得上“知”。
但如果说起话来,口若悬河、不着边际、不切中要害,便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是在有意用空洞无物的言辞掩盖内心的贫乏和无知。
善——善不是光说在口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
“善”的最底下是一个“口”字,是在提醒我们,“善”不要光落脚在“口”上,成为一种说教,而要落实在行动上。
所谓施善,就是要我们用具体的行动去施予,让他人获得实实在在善的恩泽。
干——要干事,就不能动歪脑筋
“干”,只要头上动一点歪脑筋,就成了“千”。指一个人只要动一点歪脑筋,就不再想踏实干事了,而变得“千”变万化起来:巧言令色,耍奸弄滑,投机取巧。只是,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要干事,就别去动这种歪脑筋。
怪——凡俗之辈,理解不了圣贤之心
“怪”,竖“心”旁加一个“圣”,从表面上看,似乎在说,圣贤之心都有点怪。
实则是我们凡俗之辈,眼光短浅,内心肤浅,理解不了圣贤之心,理解不了他们的超凡脱俗、卓而不群。由此看来,“怪”的并非圣贤之心,而是凡俗之辈短浅的眼光和肤浅的内心。
咎——人的过失往往出自于口
“咎”,有过失的意思。一个人的过失来自何“处”?往往来自“口”上。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而有的人说话口无遮拦,不加思考,结果得罪了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灾祸。
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说话也要三思而后说。
谦——谦虚的人,必定兼有谦虚的言词
谦虚的人,必定是行事低调,出言也低调。从“谦”字的字形来看,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谦虚的人,必定“兼”有谦虚的“言”词。一个动辄口出狂言、口说大话的人,能说是一个谦虚的人吗?
课——教有所指,学有所得
“课”,指分时段教学,如上课、下课。而“课”的结构则体现了教与学的关系,即老师用“言”词传道授业解惑,要教有所指;学生则通过听讲收获“果”实,要学有所得。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呢?即道德的果实、知识的果实、技能的果实、智慧的果实,等等。
教有所指,学有所得,这就是“课”通过左右结构所要表达的意思。(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