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汉字趣解》连载(15)

2023-12-14 20:26:54

题记: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小平长篇随笔《汉字趣解》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68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欢迎报刊选摘!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141、伴——他人,是你的另一半

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众多的伙伴呢?

汉字“伴”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所谓“伴”,就是他“人”是你的另一“半”。

把他人看作是你的另一半,自然你也就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众多的伙伴。

142、侣——两口人,谁也离不开谁

我曾问一对老夫妇,婚姻百年好合有什么秘诀吗?老夫妇拿起一根木棒,相互握着,在地上写下了一个“侣”字。老夫妇说,“侣”字是由一个“人”字和两个“口”字组成,意为“两口人”,当“两口人”在一起,不离不弃,谁也离不开谁,便就成了终生的伴“侣”。

143、他——他人,也是人

“他”,即他人,“也”是“人”。说明 他人跟我们一样,都是“人”,都是平等的,要有平等的观念对待他人。

为人处世,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144、您——别人尊称您,那是你用心待人

只要“你”用“心”待人,别人也就会尊称“您”了。

人与人之间,只有彼此用心、彼此真诚、彼此尊重,才能和谐相处,你敬别人一尺,别人也就会回敬你一丈;你给别人滴水之恩,别人也就会对你涌泉相报。

夏衍临终前身体难受,护士说去叫医生,疼痛中的夏衍仍不忘为护士纠正道:不是“叫”,是“请”。尊重别人,是我们一生必修的功课。

145、恕——原谅别人,从将心比心开始

“恕”,指原谅、宽容。人什么时候才会原谅别人、宽容别人呢?就是当自己的心“如”别人的“心”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懂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时候,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时候,便会去原谅一个人、宽容一个人。

146、够——听够了,有时仅仅是多说了一句

说话,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时仅仅是你“多”说了一“句”,别人就听够了,不想再听了。

说话要说到点子上,要有的放矢,一语中的,不能夸夸其谈,空洞无物,大放厥词,否则不仅浪费了别人和自己的时间,而且还让人生厌。

147、捧——把你“捧”上天的人,是想把你摔到地上

“捧”,有奉承人的意思,是“奉”承人的一种“手”段。

有一个词,叫“捧杀”,表面上是在吹捧你,实则是在伤你、毁你、害你,让你飘飘然、昏昏然,忘乎所以,最后让你在忘乎所以中犯下大错,坠落深渊。

那些把你“捧”到天上的人,其实是想把你摔到地上,摔你个粉身碎骨。

148、合——当人们结合得像一个人时,就有了力量

“合”,由“人”“一”“口”组成,调整调整次序,就是“一”“口”“人”,即一口人、一个人。而“合”的字义是结合在一起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必须要有多人才行,一个人怎么结合在一起呢?

原来,“合”要表达的是,当多人结合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好似一个人时,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149、舒——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150、累——田间劳作辛苦,但收获是甜的

“累”字,上下结构,上“田”下“糸”, “糸”,为细丝的意思,这说明,“累”与“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农耕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到晚,都在田间劳作。田间劳作,无论是犁田、插秧还是收割,哪样不累?正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所以,在田间劳作,最为劳累。

“累”,是辛苦的,而人们在田间辛苦的劳累,为的是什么呢?当然为的是收获,为的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所有的收获,都要经历一番劳累,这个世界是没有不劳而获的。

有劳累就有收获。劳累之后,喝水会觉得特别甜,吃饭会觉得特别香,特别是在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时,心里的那种甜美,真是无法形容。

如此说来,累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苦,还有甜,是先苦后甜,是苦尽甘来的幸福和快乐。这就是累的价值,这就是在田间辛苦劳累的意义。(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