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芦雪广”释疑

(2011-07-07 08:35:00)
标签:

红学

红楼梦

张福昌

冯其庸

芦雪广

近日读到张福昌先生《是芦雪庭不是芦雪广》一文(见贵州省《红楼梦》研究会编印的《红楼》2011年第2期),我对张先生严肃认真的读书态度非常赞赏,但对张先生“是芦雪庭不是芦雪广”的观点则持不同的看法。

查看所有的影印本发现,书中竟有“芦雪庭”、“芦雪亭”、“芦雪庐”、“芦雪厂”、“芦雪庵”、“芦雪广”等六种说法。

甲辰本:第四十九回共七处皆作“芦雪庭”,第五十回一处又作“芦雪亭”。

程甲本:完全同甲辰本。

梦稿本:正文均为“芦雪庭”。

列藏本: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皆作“芦雪庐”。

己卯本:正文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原缺;第十七回“脂批”一处作“芦雪厂”,一处为“芦雪广”点改为“厂”。

庚辰本:正文第四十九回七处和第五十回一处皆作“芦雪广”;第十七回两处“脂批”亦作“芦雪广”。

戚序本:正文均作“芦雪庵”,第十七回两处“脂批”作“芦雪广”。

蒙府本:与戚序本相同。

如果仅仅从版本上进行甄辨,是无法判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要想知道哪种说法正确,必须根据原著正文中关于这个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外貌特征描写,对照“庭”、“亭”、“庐”、“厂”、“庵”、“广”等字的定义来进行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庚辰本第四十九回中是如何描写的。

庚辰本第四十九回:“原来这芦雪广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草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

冯其庸先生在《“芦雪广”辨正》一文中说:“这段描写,对确定这个建筑的名称至关重要。这段描写值得注意处有两点:一,‘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重点是‘傍山’两个字;二,‘一带几间茅檐土壁’,‘草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重点是‘几间茅檐土壁’,‘推窗便可垂钓’。”

冯其庸先生根据《辞源》说,“广”字的含义:“ ()因岩架成之屋。唐韩愈《昌黎集》二《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诗:‘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小屋。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五《次韵瑾子过梁山泺三十韵》诗:‘土屋危可缘,草广突如峙。’以上两种解释,一是‘因岩架成之屋’;二是‘小屋’。”

冯先生说,根据庚辰本第四十九回的“这段描写,对照上引对‘广’字的解释,解释()是‘因岩架成之屋’,解释()是‘小屋’。这两条与上引描写都能对得上,‘因岩’和‘傍山’不就是一回事吗? 由此可见,这个‘芦雪X’就只能是‘芦雪广’,其余统统不对。”

张福昌先生在《是芦雪庭不是芦雪广》一文中辩驳说:“冯先生的文章实际上只是强调了‘因岩’和‘傍山’是一回事,但那‘河滩之上’,‘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他就不提了。这实际上是采用先入为主的研究方法,所得的结论不可能是正确的。”

张福昌先生认为,“傍山”并不能等同于“因岩”。他说:“查字典,‘傍’的语义是‘靠近’、“临近”。那么‘傍山’就应该靠近山或临近山。按照人们的通常理解,靠近山就是紧紧地挨着山,或者说是离山非常近,不超过几米吧。而临近山距离就比较大了,一般可指离山有几十米,甚至几百米。”

我认为张福昌先生说的没错,芦雪广是建在河滩之上的几间茅草土屋,四周都是芦苇,并非是“因岩架成之屋”。冯其庸先生用“因岩架成之屋”来解释“芦雪广”中的“广”字,理由并不是很充分。

这几间房子所处的地理环境弄清楚了,现在再看看其外貌特征。

庚辰本第四十九回:“原来这芦雪广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草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

根据这段描写可知这几间房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这几间房子建在沙滩之上,四周都不靠山,其中一面临水。

 “推窗便可垂钓”,说明至少有一面临水。芦苇是湿地植物,一般生长在水里或者沙滩上。“四面都是芦苇掩覆”,表明房子建在沙滩上,四周都不靠山。

其二,这几间房子为矮墙大窗,敞亮通透。

“茅檐土壁,草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土壁:《说文》:“壁,垣也。”《书·梓材》:“既勤垣墉。”马注:“卑曰垣,高曰墉。”壁即是垣,垣即是矮墙。“推窗便可垂钓”表明,这里的“土壁”正是矮墙。因为只有低矮的墙,才有可能“推窗便可垂钓”。

这几间房子四周是较低矮的土墙,必然有很大的窗户。而“竹牖”表明这里的窗户是比较大的。《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竹子较长,用竹子做窗户,正说明这里的窗户比较宽大。

矮墙和大窗户,非常敞亮通透。这样的房子不适合居住,只适合休憩观景。

其三,这几间房子是可容纳几十人的大屋子。

第五十回在芦雪广赏雪联诗之时,仅参与的公子小姐就有十二人,主仆加起来有二三十人。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屋子自然是大屋子。冯其庸先生认为是“小屋”,也是不对的。

这几间房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外貌特征弄清楚了,我们再来看看 “庭”、“亭”、“庐”、“厂”、“庵”、“广”等字作为建筑物而定义的特征。

庭:一是通“廷”。指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陈子昂《谏政理书》:“乞以臣此章与三公九卿贤士大夫议之于庭。”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二是指父母居住的地方。三是指堂阶前的地坪。《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藜棘树于中庭。”注:“堂下谓之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徘徊庭树下。”

宝玉等人赏雪联诗的地方是“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的几间茅草房子,显然不是朝堂,也不是其父母居住的地方。也许房子前面有个院子,但这里是指的房子而不是指的院子。用“庭”字给这几间建在河滩之上的房子命名并不合适。

亭: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亭子是有顶无墙的建筑物,而第四十九回说“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显然是指有墙壁的房屋,而不是指亭子。亭子不叫“间”,称“几间”,也说明不是亭子。

张福昌先生在《是芦雪庭不是芦雪广》一文中说:“此处也属于观景用建筑,起名‘芦雪亭’应是可以的,况且因为‘亭’、‘庭’可以通用。”在这里,张福昌先生犯了两个小错误,一是忽略了这几间房子是有墙的,不符合亭子的建筑特点;二是没有弄清“亭”和“庭”的建筑特点,没有根据的断定两者“可以通用”。

庐:一是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汉书·食货志》:“余二十亩,以为庐舍。”注:“田中屋也。”《左传·襄公三十年》:“庐井有伍。”《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场有瓜。”二是指简陋的房屋住室。晋· 陶潜《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唐· 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三是指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周礼·地官》:“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

建在大观园沁芳溪河滩之上的这几间房子是供观景休闲用的,既不是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也不是用于居住的住室,更不是建在路边迎候宾客的房舍,因此也不可能用“庐”命名。

厂:音ān,同“庵”,多用于人名。一般不会将“厂”作为房屋名称。

庵:原是一种草名,叫做庵闾,老了之后可以盖屋。作为建筑物的“庵”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圆形草屋。《释名·释宫室》:“草圆屋谓之庵。”二是指尼姑的住所。

建在河滩之上的这几间房子,虽是“茅檐土壁”的茅草屋,但并没有指明是“圆形草屋”,同时也没有指明这里居住有尼姑。大观园里已经有座栊翠庵,不会再重复建一座尼庵。可见这几间房子的名字不会是“芦雪庵”。

广:作为建筑物的“广”, yǎn。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依山崖建造的房屋。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辞源》解释为:“因岩架成之屋”。二是指高大且四周敞亮通透的房屋。《说文》:“广,殿之大屋也。”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冯其庸先生就是根据上述第一种解释来认定这几间“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的房子叫“芦雪广”。对此,前文已经引张福昌先生的话作过辩驳,在此不再赘述。

那么能否根据“广”的第二种解释将这几间房子称之为“芦雪广”呢?根据以上分析这几间房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外貌特征,我认为是可以的。

“广”的第二种解释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指高大的屋子,二是指四周敞亮通透的屋子

有人说,段玉裁注“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其中“无四壁”才是关键。我则认为这是没有正确理解段注所造成的。其实段注所强调的是“其所通者宏远矣”。如果四周是短壁矮墙,高大窗户,并不妨碍“其所通者宏远”。

实际上,段玉裁所说的“无四壁”并非说四周无任何墙壁。段玉裁说“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殿、堂、屋,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墙壁。段的本意应该是,殿、堂、屋四周墙少窗多,敞亮通透,视野开阔者,谓之广。

前文已经分析指出,盖在河滩之上的这几间房子是观景休闲的大屋子,为矮墙大窗,四周敞亮通透,这样的房子正如段玉裁所言“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

关于庚辰本第四十九回“草篱竹牖”中的“草篱”两字,需要更正一下。

庚辰本原为“横篱”,后点改为“草篱”。甲辰本为“横篱”。蒙府本、梦稿本、列藏本、戚序本、有正本为“槿篱”。

我认为,“横篱”说不通。因草较软且易腐烂,也没有用草当篱笆的。槿:木名,即木槿。锦葵科,落叶灌木。夏秋开花,花有白、紫、红诸色,朝开暮闭,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这里应该是“槿篱”。

建在河滩之上的这几间茅屋,因是作为观景休闲之用,其视野需要开阔,故为高屋矮墙大窗。又因是矮墙大窗,过于通透,故需要植槿为篱,作为屏障。

从书中描写这几间房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看,这几间房子完全符合《说文》及段玉裁注中关于“广”字的定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建在河滩之上用于观景休闲的几间茅草房子,其名字叫“芦雪庭”、“芦雪亭”、“芦雪庐”、“芦雪厂”、“芦雪庵”都不合适,只有叫做“芦雪广”,才符合其用途、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2011625日于襄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