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贾宝玉、林黛玉无底诗谜破解
(2009-11-23 21:57:37)
标签:
红楼梦红学薛宝钗贾宝玉林黛玉 |
《红楼梦》第五十回中薛宝钗、贾宝玉、林黛玉各出了一个诗谜,各打一俗物,但书中都没有给出谜底。许多人都尝试破解,但我认为都解的不切。故本人也试着破解一番。
一、薛宝钗的诗谜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注解:
镂檀锲梓一层层:意思是说,此物层层相叠,似雕刻而成。镂、锲:都是雕刻的意思。檀、梓:都是质地比较坚硬细密的木材,适于雕刻。
岂系良工堆砌成:意谓此物形状不是人工雕镂而成,而是自然生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意谓此物悬挂在半空中任由风吹雨淋。
何曾闻得梵铃声:意谓此物虽外形象佛寺和宝塔檐角上悬挂的铃铎,但却发不出声音。
此谜打的是一件俗物,谜底为松果。
松果成熟之后会裂开,松子脱落之后便象镂空了一样,且象宝塔一样层层相叠,因此松果也被称为松塔。但这是自然生成的,而非人工雕镂而成。悬挂在树上的松果会受到风吹雨淋。松果悬挂在树上犹如悬挂在佛寺或宝塔檐角上的铃铎,但却发出不了声音。
二、贾宝玉的诗谜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注解:
天上人间两渺茫:意思是说此物会从地上飞到天上。
琅玕节过谨隄防:意思是说,过了某个节点就要当心了。琅玕:其一指似珠玉的美石。《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孔传:“琅玕,石而似玉。”
鸾音鹤信须凝睇:意思是说,此物会发出悦耳的哨音,当它发出哨音的时候,人们就会盯着它看。鸾和鹤在传说中都被看作是仙禽。凝睇:注视。鸾音鹤信:指仙界传来的消息。如唐代罗隐《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鸾音鹤信杳难回”。
好把唏嘘答上苍:意思是说此物会在空中发出声响。
此谜打的是一件俗物,谜底为烟花,俗称冲天炮。
在竹筒里放进烟花药,灌上黑色火药,加上引信封口,一个烟花就制成了。
烟花点燃引信之后便从地上飞向空中,故云“天上人间两渺茫”。烟花的引信燃烧完之后便会立即升空爆炸,此时最易烧伤人或炸伤人,故云“琅玕节过谨隄防”。燃放烟花一般是在夜晚,点燃引信之后飞向天空时会发出类似哨音的啸声,人们可以顺着啸声观看它飞向天空时的那道光亮和它在空中爆炸时散发的烟花,故言“鸾音鹤信须凝睇”。烟花在空中爆炸发出最后的声响,故言“好把唏嘘答上苍”
有人猜此诗谜的谜底为风筝,非是。风筝并非危险之物,无须“谨隄防”;另外,除少数装有响哨的风筝外,大多数风筝无声响,与“鸾音鹤信”也不关合。
三、林黛玉的诗谜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注解:
騄駬何劳缚紫绳:意思是说拉动此物的骡马无须用缰绳束缚。騄駬(lu er录耳):亦作“騄耳”、“绿耳”。 传说为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分别是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见《穆天子传》)。紫绳:指紫色的马缰绳。
驰城逐堑势狰狞:意思是说,此物一旦行动起来就象跨越城墙和壕沟一样勇猛直前势不可挡。堑:护城河,壕沟。狰狞:凶猛,这里意为勇猛。
主人指示风雷动:意思是说,只要主人发出指令就会行动并发出风雷一样的响声。
鳌背三山独立名:意思是说,此物虽只有一个名字,但却由三部分组成。鳌背三山:古代神话传说故事。《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山,随波往还,帝恐流于西积,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后遂以“鳌山”指仙人所居之处。古时元宵节把彩灯搭成灯山,如鳌背神山形,亦称鳌山。宋·钱惟演《灯夕寄内翰虢略公》诗:“只闻鳌岭神仙客,再拜云边捧寿觞。”《乾淳岁时记》:“元夕二鼓,上乘小辇,幸宣德门,观鳌山。山灯凡数千百种,其上伶官奏乐,其下为大露台,百艺群工,竟呈奇技,缭绕于灯月之下。”
此谜打的是一件俗物,谜底为石磨。
拉磨的骡马套上磨辕即可自己围绕磨盘行走,无须人用绳子牵着,故云“騄駬何劳缚紫绳”。磨齿齿棱状似城墙,齿槽状似壕沟,而骡马拉着石磨转动则勇往直前势不可挡,故云“驰城逐堑势狰狞”。当主人驱赶骡马拉动石磨时,石磨转动发出的声响犹如风雷的声音,故云“主人指示风雷动”。放置磨盘的基础大石礅状如一只背驮重物的乌龟,故用“鳌背”来形容。磨盘、磨的上下两扇,一共是三块石头,故称之为“三山”。磨盘和磨的上下两扇合起来统称“石磨”,故云“鳌背三山独立名”。
有人猜为“小毛驴儿拉磨”,非是。“小毛驴儿拉磨”是俗事而非俗物,不符合书中的意思。又有人猜走马灯,也不是。有人猜走马灯,但不能扣住“鳌背三山独立名”一句。若以钱惟演《灯夕寄内翰虢略公》和《乾淳岁时记》为据将“灯”与“鳌”联系起来,也只是说明了一个“鳌”字,而“背三山”、“独立名”仍无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