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金)茶叶末瓷器

(2009-12-24 14:53:05)
标签:

杂谈

         宋(金)茶叶末釉瓷器

                                    母 智 德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这种瓷釉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1300摄氏度的高温,在还原焰的气氛中烧制而成。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茶叶末釉具有高铁、高钙、高镁的特点。尤其是镁的含量不能少于百分之二,这是保证烧成茶叶末釉黄绿结晶体的重要条件。我国北方地区盛产白云石,这种白云石富含镁,所以茶叶末釉在清代以前就主要产在北方。

    茶叶末起源于唐代。最初,并非窑工有意为之,而是在烧制黑釉器时,因过火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品种。考古发掘证明,陕西耀州窑、河南巩县窑在唐代都有茶叶末瓷器的生产;此后的辽代以及宋、金、元时期的磁州窑系,也有茶叶末釉器的生产。明代御窑所生产的茶叶末釉,釉色黄润,带黑色或褐色斑点,似鳝鱼皮色,故称“鳝鱼黄”;到了清代,茶叶末釉则多由景德镇的官窑所烧。传世品中,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并以乾隆时期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期烧制的茶叶末釉釉色偏黄,有茶而无末,称为“鳝鱼皮”,乾隆时期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清代官窑生产的茶叶末釉,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将其称之为“厂官釉”。陈润民、杨静荣二位先生曾在故宫博物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谈茶叶末釉瓷器》的文章,文中说:“在清代此种釉色的创烧人唐英将该釉色称为‘厂官釉’。唐英发明的‘厂官釉’,系......”。两位专家把唐英誉之为茶叶末釉的“创烧人”、“发明人”这是违反历史事实的,必须予以纠正。茶叶末釉的“创烧人”、“发明人”,绝非清代的唐英,而是唐代河南巩县窑或陕西耀州窑的窑工们,唐英只能算作清代窑工仿制茶叶末釉的组织者或领头人。清代茶叶末釉瓷器的传世品较多,而作为高古瓷的茶叶末釉瓷器,存世量极少,弥足珍贵。

   《陶雅》对茶叶末釉有如下描述:“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茶、美于花、类于玉,范为瓶,最养目。”并认为“茶叶末纹理之佳妙,有若于泥团之疏散于水中者,且其渐渐晕开,汇于足底,围绕周遭,直如鳝鱼腹皮之姿态流动,又于窑变外得(不)少佳趣。”《陶雅》的这段话,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茶叶末釉的审美特征。据此,笔者认为,真正的、好的茶叶末釉,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外观特征:其一,釉色娇娆而不俗,既深沉而又含 蓄,属于“类如玉”的失透状无光釉。其二,必须有“黄杂绿色”、“艳于茶、美于花”的窑变结晶;釉面上既有称之为茶的绿色细斑,又有称之为末的黄色小点,才能达到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最养目”的审美情趣。

    陈润民、杨静荣两位专家在《谈茶叶末釉瓷器》一文里说“茶叶末釉源于唐,经宋、元、明递相烧造,是较为粗燥、不登大雅之堂的日用瓷,直到清代雍正唐英督窑......将其用于白瓷胎上......方使其成为一种名贵的颜色釉品种”。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现将本人收藏的四件宋(金)时期磁州窑生产的茶叶末釉瓷器,展示给藏友,请大家予以评说。

    图一:宋(金)茶叶末釉印花贴塑凤纹龙耳扁壶,高22厘米、腹径17厘米。

宋(金)茶叶末瓷器

      图二:宋(金)茶叶末釉龙柄凤流四系环形壶,高23.5厘米、腹径14.5厘米

宋(金)茶叶末瓷器

 

      图三:宋(金)茶叶末釉凤首兽流乳钉瓜棱倒装壶,高23.5厘米。

宋(金)茶叶末瓷器

       图四:宋(金)茶叶末釉凤柄狮流印花倒装壶,高18厘米。

宋(金)茶叶末瓷器

       图五:宋(金)茶叶末釉釉面局部放大40倍微观图。

宋(金)茶叶末瓷器

 

     图二茶叶末釉环形壶的口沿处被磕掉了一小块,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器物的胎体为深灰色,胎质细腻,并不显得“粗糙”。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四件器物的釉色呈半木光,有着如玉般的温润、柔和之感;器物表面既有绿茶又有黄末,窑变自然、结晶均匀。绝非“厂官窑”所能比。特别是这四件器物的造型独特、构思巧妙,雍容华贵,既有中原文化的特色,又有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格,还兼有西域金银器的痕迹,;其制作集堆塑、贴塑、雕刻、印花等多种工艺于一体。无论釉色、窑变结晶、器物造型、制作工艺都是传世的白胎“厂官釉”所未能超越的。绝非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粗糙民用之器”。

    科学家对茶叶末釉的显微结构特征做过研究:“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茶叶末釉实际上是一种结晶釉,晶体很小,呈黄绿色或黄褐色,主要分布在釉面表层,表层下面是黑色底釉。”图五便是本人所藏茶叶末釉瓷器在40倍放大镜下的釉面微观图。在黑色底釉上是黄褐色的结晶体,黄褐色结晶体上恰似一片片略带绿色的金箔錾刻 成的朵朵金花,花脉清晰可见,用“花团 金簇”来形容,可谓恰如其分。这种神奇的结晶釉,是在从古至今的任何瓷釉中所未曾见过的。

    附:宋.耀州窑茶叶末釉凤首倒装壶,高26厘米。

宋(金)茶叶末瓷器

宋(金)茶叶末瓷器

宋(金)茶叶末瓷器

 

                                                     二00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唐代“马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