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儿耶鲁生活汇报之十三:申请医学院双博成功落幕
宋国明
筠儿申请医学院到上周正式结束,他决定上威州大学麦迪逊分校念生化博士和医学博士。前三个月在经过四所学校面谈之后,筠儿一边静候通知,一边已打定主意,第一志愿是霍普金斯,第二志愿是麦迪逊,宾大帕尔曼和明州美优在面谈后感觉与他的兴趣不太对口,不太想去。果然,上周接到霍普金斯拒绝双博,将他转入一般医学院申请之后,就等于宣告了筠儿的双博申请过程顺利结束。筠儿很干脆,立刻通知麦迪逊他的入学意向,对方热烈欢迎,并告知筠儿必须立刻向其他学校撤销申请。
这个决定让全家都很兴奋,因为麦迪逊离苹果城不过一百哩,开车单程仅需一个半小时,如此一来,筠儿在未来七八年间跟我们距离近,有更多机会相聚。節儿尤其高兴,虽然他自己已经上高中了,还是对哥哥十分依恋,以后能常去麦迪逊看哥哥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心灵慰借。当然,对筠儿来说,离家远近并非他的考虑因素,在麦迪逊面谈当时,筠儿就清楚感觉到对方师生对他的热诚欢迎,以至于项目主任在面谈结束仅数日之后便亲自打电话来通知他获得录取。我当时还劝他别看了头一家就认准了,得再挑挑更好的。不过,筠儿对麦迪逊的满意倒不是光凭对方的力邀就头晕了,他跟我解释,麦迪逊的生化研究在全美数一数二,实验室的研究设备和研究经费都符合他的理想,加上研究生和老师彼此关系融洽亲近,与耶鲁实验室重博士后而轻研究生的气氛大不相同,所以麦迪逊的双博项目才如此吸引他。霍普金斯总体实力当然超过麦迪逊,但是筠儿承认把霍普金斯列为第一志愿多少也是受了它名气的影响,其实麦迪逊更是他私心向往的理想学府,我见他那么兴奋,也不能不为他衷心感到快乐。祝福筠儿接下来的学习开心顺利吧!
回顾一下筠儿的双博申请之路,MCAT就考了一次,GPA又是现成的,走得虽然平稳,结果也很理想,尤其是麦迪逊在圣诞前便通知筠儿录取了,让他在之后的几个面谈都有骑着驴找马的轻松感,但毕竟不是得到了许多学校的录取。我跟筠儿琢磨检讨了一阵,也闹不明白其中奥妙,以下随便说说,只能算是外行人的猜测,提供给以后有兴趣申请双博的同学做个参考。
筠儿的申请条件应该还行:GPA3.9,毕业时的荣誉级别应该是magna
cum laude;医学院MCAT考试39分,不算顶尖,但也在头百分之一里,超过所有医学院的录取平均分数;他的实验室研究经验是跟生物物理界的泰斗级人物做的,而且做了三年,应该也算是强项。但是,筠儿在他申请的八个双博项目中,只得到了四所的面谈,而四所的面谈中只得到了一所录取,一所拒绝,两所撤销申请。那么筠儿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呢?
一、申请的八所学校除了麦迪逊与美优之外,其他六所的医学院全是排名最前的,竞争非常激烈,而筠儿的大学四年重研究、轻实习,在纽黑文医院实习或志愿服务的经验非常单薄,仅去年半个夏天,可能是一个问题。
二、筠儿虽然在耶鲁生化实验室做了不少实验,但多是跟着大小老板,没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任何原创的文章。这点是在美优面谈时某位教授提出这个问题时才意识到的,如果当时能跟导师或小组组长合写一篇可出版的论文,可能会增加录取机会。
三、这点是我猜的,筠儿并不承认。因为麦迪逊的面谈十分愉快顺利,录取通知又几乎是立刻发出,让筠儿已经心有所属。这是否会让筠儿在别的面谈中失去志在必得的谨慎与专注,甚至是减弱了面谈前的充分准备?我知道面谈者与应试者之间来不来电往往取决于很细微的感觉,应试者是否志在必得挺重要的。
四、医学双博项目本来就比较困难,譬如600人申请某校,进入面试者可能仅60,再筛掉一半,获得录取者剩30(最后入学者可能仅10人),没有某个特殊强项,仅凭综合实力要在众多优秀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进入最顶尖的医学院实在不太容易。筠儿大学四年给我的感觉是念得很轻松惬意,有很多时间从事课外活动,有时候我忍不住提醒他是不是该多修两门课、更拼一点呀。不过,回头再想,我宁愿他这样也不要拼死拼活的,为了上霍普金斯耽误了他充分享受大学生活。
谢谢许多朋友对筠儿耶鲁生活汇报的关注。一晃眼,四年过去了,估计这是最后一篇了吧。哦,不对,五月十八是筠儿的毕业典礼,到时我这个做父亲的必须请假到纽黑文观礼,等照了相片再向诸位朋友道别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