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一个汉语在处理外语借词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2014-11-17 05:46:20)
标签:
英语所写的翻译汉语外语借词原则外来语的零翻译问题 |
分类: 语言文字翻译随笔 |
建议一个汉语在处理外语借词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 用外来语没问题,但不要中英夹杂 -
宋国明
汉语处理外语借词千百年来一直遵循着一个大原则,那就是从外语借入的一个词对本国人来说要能以母语的声韵系统发音、当作母语的新单词学习、使用,不能要求本国人必须理解外语原意,如此才算借得合格,正式让它归化入汉籍。例如日语的人气本是形容词,人气商品超人气嘛,可是这个用法不合我们的传统语感(我们汉语自己也有人气,意思不同),我们就把它改成名词来用,如:人气很高、人气很旺,这才用得顺手。英语的名词man,台湾年轻人用得很欢,他很man我不够man,当成形容词了,只可惜man在发音和书写两方面都不符合借词原则,所以即使它非常流行,也只能停留在汉语门外,入不了汉语词典。你说你不够man,hold不住我,我说我根本不care你man不man,因为你看上去很out。以上例子是中英夹杂,算不上是外语借词。
我们平常聊天说话写博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习惯,有人喜欢中英夹杂洋腔洋调,有人喜欢原汁原味土得掉渣,谁也无权干涉别人,但是正式出版或发表的官方书籍报章通告,就不该中英夹杂了吧?因为这是给所有的中国人看的,不是只给那些懂英语的中国人看的。中文里用外语借词当然可以,但那得符合我们借词的大原则,翻译成汉语,让我们用得顺手说得顺口才行,才叫借词(有人喜欢用日语的说法“外来语”,无妨),不然还是外国话。毫无疑问,APEC这个词就是纯粹的外语缩写,不是外语借词,不应该出现在正式的中文标题里,除非那是双语对照。在正文中也不应该一再出现,而是应该在中文翻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一次出现时用括号在后面附上原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这是多少年的惯例了,怎么到了APEC就不一样了?
英语缩写词的情况跟英语单词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因为缩写词的确方便一些,打字、排版、书写、说话等几个方面都可能显得比中文词便捷,所以目前使用的情况要比hold、high、man这种硬性植入的外语广泛得多。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所有的缩写词流行程度都一样,要看使用者的教育水平职业范畴等因素。CD、DVD、WTO、GDP、NBA、APEC目前固然到处可见,但DC、UN、HD、ADD、ADHD、FIFA(法语词,国际通用)、FEMA、NYPD、SWAT、EST、PST、NGO、NCAA、NHL、PGA、
NATO、SEATO、OPEC、NASA、LAX、HYPSM、NRA、PhD、OMG、BTW、
IRA、IRS、DMV、DUI、DOB、FYI、FBI、CIA、CPA、SAT、LSAT、ACT、
MIA、KIA、ROFL、WHO、HIV、AIDS、VIP、JFK、FDR、ROTC、OTC、
OD、MD、MA、AM、ATM、BCE、USSR、UPS、USPS、PBS、USAF、
UNICEF、NFL、RBI、ABS、PBJ、AAA、MIT、TGIF、BFF、FAQ、ABC、
BBC、CBS、SLR、DSLR不也很常见常用吗?我可以再写上几页一般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缩写词,但我想诸位应该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认为一个英语缩写词自己懂得,别的中国人就应该懂,用不着再翻译,这是很偏狭的想法,因为每个人熟悉的英语缩写词汇不一样。还是说,我们要找一帮学者专家开会讨论,决定“以下两百个英语缩写词每个中国人都要懂得意思还要学会直接使用”?重要的是,所谓方便,只是对懂英语的人来说方便,不是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方便,当我们要求所有的中国人都要懂得某些英语缩写词的时候,这已经不合理啦,因为这违反了外语借词的原则,直接把英语夹杂使用在汉语里了!在本质上,我不是反对借词,这也无关乎捍卫汉语的纯洁性,我反对的是在读者或听众是全体中国人时使用中英夹杂的不规范用法,我觉得对不懂外语的人不公平。这也就是大卫先生的第三个问题:中国人不懂英文就文盲了?
我看到网上有些人学问很大,中英文切换自如,对于《人民日报》质疑APEC零翻译现象的那篇文章嗤之以鼻,并写了一些段子,把英语缩写词译成汉语全称来作对比,以英语的简短衬托汉语翻译的冗长,用来讥讽要求把外语翻译成汉语的中国同胞。我觉得这样的比较是对问题的误解,因为没说中文文字中不许出现英文字母,X-光、B超没问题呀?问题是有些外语词不翻译的话合适不合适。我看到写这些段子的人把VIP译成非常重要的人,而不用现成的贵宾,这不大公平了吧?汉语的贵宾两个音节,短于英语的VIP三个音节,挺好的。英语缩写的SLR汉语也可以用相应的简称单反(相机),没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汉语翻译比英语缩写词长一点,如UN联合国、FBI联邦调查局,MIT麻省理工学院,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等等,那没办法,我们说的毕竟是汉语,不能哪国话短就说哪国话。如果真的那么喜欢英语缩写词,建议以后中国不要叫中国了,叫它PRC,三个音节,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冗长的七个音节短多了。
有些常见缩写,其实不具有语言内涵的功能,或语言内涵的功能明显减弱,只是当作符号使用,那就可以视为符号,如♀、♂、%、&等,只不过此处符号恰好也是文字。例如QQ,第一个Q代表什么意思,第二个Q代表什么意思,估计大家都不在乎,也不知道(来自I
seek
you的连音kyou=Q),这种纯符号的使用法与APEC本质上不同,后者有语言内涵:A指亚洲、P指太平洋、E指经济、C指合作,建议对符号不译,对语言则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