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日:从依森海姆到格律耶尔 (欧洲自驾游流水账之十四

标签:
欧洲自驾游依森海姆祭坛画科尔玛格律耶尔 |
分类: 欧洲旅游摄影 |
第十日:从依森海姆到格律耶尔
2013夏欧洲五国二十一天自驾游流水账(十四)
宋国明
依森海姆指的是在科尔玛市Colmar翁特林登博物馆Musée d ’Unterlinden的那一组祭坛画,格律耶尔Gruyère指的是瑞士奶酪火锅常用的那种奶酪。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要离开法国到瑞士了。
本来今日行程还包括到瑞士首都伯恩一游,后来因为在科尔玛玩儿得太欢,时间拖长了,就直奔下一站格律耶尔,体会一下瑞士山间小镇风情,傍晚到达日内瓦湖边的蒙特勒下榻。
欧游行前在许多书上看到说科尔玛是阿尔萨斯最漂亮的城市,老城区建筑古色古香最有看头,我没特别注意,因为依森海姆祭坛画名声震天,我就只想腾出时间来逛它的博物馆,结果:“科尔玛是阿尔萨斯最漂亮的城市”,完全同意!
博物馆位于中世纪的一个修道院,庭院森森饶有古意,馆名Unterlinden是德语,意为椴树tilia之下,也有译成菩提树下的。此行在欧洲常见椴树,因值花期,每经树下浓郁芳香扑鼻袭来,当时闻之不够还照相留念,想把香味留下,够傻吧?有把Unterlinden译成“下林登”的,这种译法音义各译了一半,语法还不对,殊不可取,下山跟山下能一样吗,切!至少至少也得说是“椴下”吧?
祭坛画色彩鲜艳欲滴,仿佛画家画完刚撂下画笔一般,其实去年法国才刚为依森海姆画五百周年庆生。这组祭坛画笔法细腻不在话下,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普遍风格,主要是画家格吕内瓦尔德Grünewald(真名Mathis Gothart Neihardt)充满激情与艺术想象力的绘画内容,让观者(说的是我自己)张嘴细看,赞叹不已。若有兴趣,网上有许多依森海姆的资料,劳您驾查一下,我这里照了几张跟您分享,有些画正在维修,我就无能为力了。不过网上有些翻译是不正确的,您得当心,例如,祭坛画当中有一幅,中文网站上都译成《圣保罗访问圣安东尼》,这可把话说反了,英文是Saint Anthony visiting Saint Paul,法文是La visite de saint Antoine à saint Paul,都很明白,说的是圣安东尼去见圣保罗(保罗行将就木,老的走不动啦!)怎么一到中文,以讹传讹,都弄拧啦?建议改成《圣安东尼往见圣保罗》,比较正确。
科尔玛老区的街道巷弄,古朴迷人。本来逛完“椴下”就要驱车前往瑞士的,后来贪爱科尔玛风韵,就多玩了两个小时,嗯,这还不够,下次来欧洲一定要在科尔玛住上一天,吃一顿好的才行。
瑞士是此行唯一在边境设海关的国家,原来是为了收买路钱。格律耶尔是以同名奶酪著称的山间小镇,就像茅台绍兴与酒同名一般。因为顺路,我们就上山看了一下,还在路边跟瑞士乳牛玩了一阵,不过当地乳牛不挂铃铛,哑的,这有点让我们诧异,后来第二天翻山到白朗峰的夏慕尼路上才见到叮当作响的牛群,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博物馆很体贴,做了一个依森海姆祭坛画的立体模型,让参观者了解原作
我们去的时侯馆方正在维修祭坛画部分
左边是《圣安东尼的诱惑》,右边是《圣安东尼往见圣保罗》,原画甚巨
《圣安东尼往见圣保罗》(部分)
《圣安东尼的诱惑》左下角
《圣安东尼的诱惑》右下角
《圣安东尼的诱惑》中央的妖魔鬼怪
天使奏乐
圣母圣婴
《耶稣复活》正在维修
后来发现,馆方专业人员采开放式作业,四处摆摊维修
当然,除了依森海姆,博物馆还有许多别的展品
科尔玛街景之一
科尔玛街景之一(小威尼斯附近)
科尔玛街景之一
科尔玛街景之一
科尔玛街景之一(鹳鸟为科尔玛的吉祥物,许多商店招牌上都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