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儿耶鲁生活汇报之三
- 暑期计划一波三折-
宋国明
前天我趁计划暑假旅游的机会,大肆怀念了一番魁北克的吃。不料博文刚贴出去,当天晚上就接到了筠儿的电话,说暑期回苹果城的计划要改。
暑假回家并不是筠儿最理想的选择,原先他有两个志愿,一是申请加入他本系施泰茨(Thomas
Steitz)教授的研究小组做实验,一是申请莱特奖学金到台湾学习旅游两个月。前者经验宝贵,盖七十二岁的施教授是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是筠儿专业领域(分子生物物理暨生物化学)的泰斗,若能加入施老的研究小组,得明师亲炙,对自己的启发将不是一般的大。面谈三十分钟,施老对筠儿印象虽然极好,但是希望筠儿明年能先修完一门生物化学原理,打好基础知识,然后再加入他的研究项目(可以数选一)。结果施老那儿没成。
研究不成,那台湾总能去吧?耶鲁的莱特奖学金向来给得非常松宽,恨不得人人有奖,据中文项目友人透露,今年甚至他一年级班上成绩最差的慢生都给了奖,然筠儿却没拿到。这不单让我和筠儿十分诧异,连教筠儿五年级中文的康老师也被弄得莫名其妙,直说他给筠儿的推荐信上打的是满分呀!结果莱特也没成。
耶鲁财大气粗,助学资源丰厚,其实学生暑期想干什么一般写个计划书应该都能找到经费资助。但是筠儿发懒,不想找了,决定回家,跟曾经指导过他的劳伦斯教授郝老师继续做病毒实验(不懂他的研究瘾怎么那么大呀?),有空就跟我、節儿和大姑妈旅游。我虽不十分赞成,但那是他的暑假,也就由他。
万没想到施泰茨教授的助理上周末跟筠儿又联系了,说施老找到经费可以雇用筠儿啦,认为他准备已然足够,可以胜任。耶鲁本科生暑期做此类实验一般待遇是5000美元,本来筠儿心想就算免费他都愿意做,如今还有钱能挣,那他更是毫不考虑,立刻满口答应了。
筠儿找暑期工作的理想结局可以作为我前些时写的一篇《跳级修课》文章的一个例证。筠儿的高等代数是8年级跳修的,10年级AP生物,11年级AP化学,12年级修大学有机化学(一般来说是大二的课),这才让他今年能在耶鲁大一就修了一门物理化学课(班上基本是大二大三)和一门生物物理课(大三大四修),显然施老认为筠儿这两门课所学的内容能让他胜任实验工作,这才想办法在最后一刻雇用了他。现在想想,若是筠儿没有层层跳修,基础不够,恐怕施老不会考虑今年雇他的。
筠儿告诉我说施老提到,他指导的各研究小组基本上是研究生,偶有大四本科生,过去他只雇过一个大一学生参加他的研究,因为那是他同事的女儿,现在筠儿是第二个。
这里唯一不高兴的人是節儿,他一个劲儿抱怨施教授破坏了他和哥哥的暑假!

筠儿校园生活照之一

筠儿校园生活照之二

应節儿含泪要求,多登一张有他和哥哥的相片,期待全家再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