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耶鲁大学材料中必须显示的三个要素
(2011-07-22 08:05:56)
标签:
申请大学作文申请耶鲁大学个人陈述申学材料要素教育 |
分类: 申请耶鲁材料与耶鲁大学生活 |
申请耶鲁大学材料中必须显示的三个要素
-谈谈申学中容易被忽略的sense of purpose-
宋国明
不敢说这篇文章适用于所有美国大学申请的情况,但至少从耶鲁大学本科部院长最近给新生家长寄来的信里可以看出耶鲁招生办考虑申请学生材料有三个要素:该生的准备工夫、能力、以及“sense of purpose”。其中前两点网上众位家长谈得很多也很全面,小犬宋筠在准备申学材料时也很重视,但第三点是我在今天读信时才注意到的,申请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更遑论理解到它在招生人员眼中的重要性。思考过后,谨在此提出一点浅见,望能提醒家长和学子们注意。
Miller院长的信跟招生没有任何关系,主要是通知家长在八月底开学时应该参加哪些集会与活动,但信里有一句话很突出,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Given the preparation, ability, and sense of purpose your son has already demonstrated, we are confident that he will thrive here, but we will also make every effort to provide him with support and guidance。这句话的后半段证实了耶鲁本科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照顾无微不至,丝毫不比一些著名的文理学院逊色,这也正是我们当初选择耶鲁为第一志愿的主要原因,但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更有意思,透露出他们招生的玄机,也就是我开头时说的那三点,用英文原文说就是preparation、ability、和sense of purpose。
这封信是写给所有家长的,所以此处所说的“given the preparation, ability, and sense of purpose your son has already demonstrated”指的自然是所有的大一新生,不是筠儿一人,也就是说,在耶鲁校方眼中,所有的新生除了准备充分、能力高强之外,都曾在材料中成功地显示出具有sense of purpose。准备充分大概指的是高中四年所有在学业(包括课程内容)及课外活动所做的努力,能力高强则可由学业成绩、考试成绩、其他比赛或活动的优异表现得到说明。但是sense of purpose是什么?这个与我们熟知的“准备”和“能力”鼎足而立的申学要素不如前两点具体,但显然又一样重要。
按照目前流行的让英文牵着中文鼻子走的硬译法来翻译,大概又有人要把sense of purpose译成“目的感”了,愚见以为这会是个让人莫名其妙的翻译,所以宁可暂时不译,以待高人指教。说目的感,甚至有可能会误导家长或学子,让他们以为高中四年所做的学业准备和累积的综合能力都是要有所目的。我的直觉理解,不一定准哈,sense of purpose指的是申请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明确的努力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到大学想达成自己什么理想目标,为什么上耶鲁大学能帮助自己达到那个追求的目标。如果招生办能看到申请者对这一方面有深切而实际的认识,而前两点的准备功夫与成绩又能与之配合,那我觉得应该有戏了吧。
看到了这一点,我才恍然大悟过去为什么有那么多学业优良,考试分数顶尖的申请者遭到许多名校同时拒绝。我曾以为有可能是过度包装自己,显得骄傲自满,引起招生人员反感,当然这个可能性仍然存在(所以我仍然要呼吁,千万别过度包装自己,甚至连“包装”二字都不要去想,老老实实最好。)但现在跟“有志向”(啊,一不小心,还是翻译了)这一个要素联系上,一切就明白了。不管是学业或考试成绩也好,课外活动及竞赛获奖也好,如果申请者一味强调自己过去各方面的优异表现,而不能说出他如此努力耕耘又有卓越能力为的是要达到什么理想目标(也就是志向),那么他的申学材料可能就欠缺了重要的一环。
以小犬为例,筠儿申学当时写的个人陈述是关于他高二暑期在我服务的学校做生化实验的经验,文章虽然平淡,但现在回头再看,竟然恰巧把他过去的准备(化学学到大学的有机化学)、能力(东北威州奥化冠军、进入美国奥化决赛)与将来的志向自然地联系上,而化学老师的推荐信也充分证实了筠儿的科研志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筠儿决定写这个题目,当然不知道耶鲁招生办要看sense of purpose,但他就是想写,觉得能代表他的想法,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所以,如果您明年要申请美国大学,请千万要记得,除了要证明学业准备充分(preparation)、综合能力超群(ability)之外,您也得适当地谈谈自己将来的志向(sense of purpose),而这个志向应该与前二者自然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