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着刺儿,谁也别碰我 - 记節儿学习法语发音难点的一记妙招 -
(2011-04-28 06:46:59)
标签:
法语发音难点法语嘘音h教小儿法语杂谈 |
分类: 与留学生家长对话 |
我长着刺儿,谁也别碰我
- 记節儿学习法语发音难点的一记妙招 -
宋国明
節儿听我说到五个英雄的时候,愣了一下,拨了我胳膊说,爸,你再说一次,我就再说了一次:cinq héros。節儿疑惑地问,你为什么那么念?我说我怎么念的?節儿说,你把cinq和héros俩字儿分得那么开,为什么说cinq | héros,不是(连在一起说)cinq héros。
節儿的这个问题用英语类似的情况来解释一下您就明白了。一些字尾是辅音的字,若紧跟着母音开头的字,这个辅音会自然连上后面的母音发,像rip
off、kick in、what's up、five hours等等,美国人万万不会把这些词组拆着说成rip | off、kick | in、what's | up、five | hours的。節儿耳朵尖,听我把法语的五个英雄拆着说成cinq |
héros(散克挨侯),跟他心里想的(散开侯)不一样,觉得古怪,乃有此一问。
相对于日语西班牙语,法语的发音对外国人来说之所以较难,不只是由于它的母音多、拼写与读音之间差距大;有些从拼写上看不出来的不规则情况让学习者无所适从,也是一大原因。所以连钱钟书这样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也会在一个最普通常见的法语“好”字上发错音,甚至为此跟夫人杨绛闹得很不愉快。这段往事杨先生在《我们仨》里记得很详细,但是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么一个简单的bon(好)字能让两位大学者争执不下,让彼此说了很多伤害对方的话。此中奥妙我觉得我大概能猜到,因为bon的发音依句中位置不同是会改变的,而杨先生的耳朵比钱先生敏锐,注意到了那些变化。以后有空再跟您聊这个bon。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由cinq héros引出的法语字母h的发音问题。
法语的h本身不难发音,因为它根本就不发音,什么时候都不发。字中的h一般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字首的h往往对初习者造成苦难(哈,本来要打困难,打成了苦难,反而更为贴切)。字首的h分两种,一种叫哑音的h,一种叫嘘音的h,两者都不发音,但是对它前面那个字的发音有影响。一般书里对这两种h的发音规则有简明的叙述,书上网上到处都能查到。但是您要知道那些叙述虽然正确但不完整,否则我写这篇短文记節儿的妙招就没有意义了,对不起您的时间。
一般书上会说:以哑音h起首的字,等于元音开头的字,该省音则省音(如l’heure),该连诵则连诵(liaison,台湾译为连诵,国内写成联诵,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连起来念嘛,不是联合一起念),如les[z] hommes。以嘘音h起首的字,等于辅音开头的字(虽然没有一个实质的辅音),不能连诵,如les hollandais(s都不发音);不能省音,如le héros,不能说l’héros。字首的h到底是哑是嘘,无法预测,字典里得标明,一般常见的标记是在嘘音前加个星号*。
这些发音规矩節儿很早就熟悉了,让他困惑的是cinq‘五’这个字字尾的q是一定发音的,不管什么连诵不连诵。自然的发音习惯会让这个q跟着后面的héros‘英雄’一起念。我跟他解释了一下,说嘘音的h虽然本身不发音,但是在法国人的脑子里它是个武功高强深藏不露的厉害辅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厉害到别的音都近不了它的身,连不上。以前不是学过quelle honte‘可耻’吗?前面的那个字quelle,就近不了honte的身,得规规矩矩念,连字尾一般偷懒省略的母音e都得念。
節儿听得津津有味,把书拿过去,然后拿铅笔在héros的h左边儿画了一笔,像一把小剑向前刺出,高兴地说,懂啦,我的身上长着一根小刺儿,谁也别碰我。
后来,我问節儿长大以后想干什么,他说想当律师,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爱说话。这当然是孩子气极重的回答,不过我心下还是叹了一口气,可惜呀,耳朵心思这般灵,会是个好语言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