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国明
宋国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984
  • 关注人气:2,0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实”的公益活动

(2011-04-15 08:12:58)
标签:

申请美国大学

教育

申请耶鲁大学

公益活动记录

分类: 申请耶鲁材料与耶鲁大学生活

“踏实”的公益活动

- 谈谈美国大学申请材料中的公益活动部分

宋国明

 

从之前的银龟落马到上一篇关于今年两位(还是几十位、几百位?)成绩特优的华裔学生被拒于常春藤校门之外,我们清楚看到在申请美国大学之时,成绩好(不一定需要满分)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只把一门心思放在成绩好、考试满分上。课外活动,尤其是其中的公益活动,真的极其重要,有可能成为最后录取与否的关键,这一点相信大家胆战心惊之后都有很深刻的体会了。正因如此,我在前两篇文章结尾处都强调了要培养孩子热心公益奉献服务的精神。

可能我最近话多,无意识的装出升学指导专家的样子,引得几位家长信以为真了,又问我关于公益活动的意见。既蒙见问,不答则不恭,所以我谨在此就个人体会说说粗浅直觉的想法。

公益活动(义工),家长们都知道该干什么,不用我多解释。网友三人行“三嫂”(三兄改称三嫂啦,因为我瞎逛之际赫然发现三人行是位女士)就我说过的话问我,怎样才叫“在公益活动上有突出表现”,我含糊其词答说,“最好得争取有比较积极的领导组织运筹角色,踏实地为社会或社区作出贡献。”三嫂蕙质兰心明察秋毫,听出来我话中有话,便紧着问我,“一直在琢磨你说的‘踏实地为社会或社区作出贡献的‘踏实’一词。怎样才算‘踏实’?”三嫂真厉害,我要是课堂上碰到你坐在下边,随时问我漏讲错讲之处,那给你上一堂课能把我吓死。如今三嫂既然追问我为什么用“踏实”二字,我也只能从实招来,不再回避啦。

“踏实”二字有感而发,那是因为我看多了“不踏实”的例子。有一回在网上看到一位家长说他培养孩子爬藤,每一年夏天都带孩子回中国,花时间到老人院陪伴老人,“为的就是增加他申请长春藤大学的资本”(原话大致如此)。我一向少上网,更少留言,但当时我忍不住了,我批评了这位家长的心态,说“太可怕了”。家长怀着这样赤裸裸功利的动机虽不可取倒也并不足怪,可怕的是这位估计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竟毫不以为意的拿这样的动机来夸耀,说他是这样培养孩子的。摇头之余,我只能希望他的孩子是真的付出爱心,而不是去那老人院坐牢服役,混满几百个小时数(刚好可以看书准备SAT),好拿来做申请藤校的资本。这个例子就是我说的“不踏实”,虽然我真正的意思是“不诚实“。

         去老人院、孤儿院、希望小学、医院等地做义工是非常有意义的好事,但是要跟学生整体的材料自然吻合才有说服力。一个平时在本校、本学区、本市,从来都不愿意花任何时间参与公益活动的独善其身自扫门前雪的人(这一点老师的推荐信能透露大量信息),却在材料中推出几个暑假去国外服务的“亮点”,这是会让招生人员皱眉头的。

招生办人员嗅觉跟猎犬一般敏锐,逻辑推理比柯南还精确。一个“踏实”的公益活动记录,应该是数年如一日,也就是我说的奉献服务得有长性,不能是申请学校前那个暑假突然大发善心抽空来那么一下。好的公益活动纪录还能从其他材料里得到佐证,譬如推荐信、服务奖项、负责的职位等。“踏实”的服务芳香隽永,“不踏实”的服务是会被闻出来滴。

*     *    

附带一提。跟公益活动有关的还有来自一位网友的问题(因用纸条,故隐其名)。这位爸爸说他的孩子也打算申请美国大学,不知道材料中有关公益活动方面的内容怎么填写,主要的疑惑是:我说我做了某某活动,怎么证明是真的?申报时是否不用证明直接填写就可以了?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当下我仅就所知简要地答复了一下,说直接填写就行,因为信息中一般会或多或少包含可以查证的资料(时间、地点、活动单位、相关人员等),美国学校一般不会认为这中间有什么虚假的成分(或必要),要是他们想查证,他们可以自行查证,或跟学生要求资料,但这很罕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