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

(2022-04-19 20:59:08)
标签:

说文

祼礼


我们在本文的上篇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即为什么许慎会在解释“示”字的字形时,其表述似乎类似他自己批评过的“马头人为长(長)”。上句中使用“似乎”这样一个副词,说明此问不是简单地否定许慎的解说,而是一个探索的切入点。因为在学习《说文》的过程中,我们试图尽量理解许慎解说文字的依据,探析其学术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 

文字本身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对于“示”字,只有将《说文》“示部”字和古典文献及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够理解许慎对于“示”字解说的意义所在。

上篇中说到,当代学人认为甲骨文中,传统释为“示”的字,现在一般认为当释为“主”,原意是“神主”。 这里的神主有两义,其一是祭祀对象,其二是祭祀场所设置的象征某的设施。事实上,它还作动词用,表祭祀之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把甲骨文“示(主)”字的主要字形胪列如下:

《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A·合17375《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

 《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B·合22062  

 《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C·合 34094

《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D·合25026

  《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E·合 27306

《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F·合36482

《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G·H11112),西周)。其中,字形AB皆类似祭坛类“神主”的摹形, CD当为AB的抽象化,或者说是简化的文字形式,“六书”中属于“象形”。E是我们在要重点讨论的字形,F为其简化形式,字形接近现代人所熟悉的“示”字。G是西周甲骨文,我们在下面要借助它,作为对比,对相应金文字形进行讨论。

 

我们注意到甲骨文“示(主)”可作动词,有“祭祀”之义,是从阅读《九里墩鼓座铭文》(《殷周金文集成》00429)开始的。前天在向古文字学家、首都师范大学的陈英杰教授请教时,提出了这一看法。陈教授认为这一看法有道理,并指出,首都师范大学黄天树教授的博士生武亚帅今年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有类似认识。因为该学位论文尚未正式发表,本文不便引用。故下面仅就我们向陈英杰教授请教的部分稍作展开。

《九里墩鼓座铭文》是一篇长篇铭文。内容丰富,其中有“余以共旒示囗帝(嫡)庶子,余以会同生(姓)九礼,以飤大夫、倗友”。铭文中的“示”形为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2204/19/205221bxxhfj7oqij3f7v3.jpg.thumb.jpg。(下面代以H)这一字形与上引甲骨文E和G有高度的关联性。H的竖笔左边,有与E一样的两点,右边有一短竖,与左边两点当有同样的表意功能。与字形G相比,H下面的短横位置稍高,上间竖笔贯通横笔而下,但总的来说,可以看出其间的共性特征。通常,E和F竖笔两边的点,被看作饰笔。我们觉得似乎不那么简单,应当有表意的成分在里面。大胆一点猜测,可能是“祼礼”表征。理由我们将在下篇讲述。

现在回到《说文》,由上述可知,许慎对“示”字“天垂象,示吉凶”的解释,除去他所不能知道的该字原形、原意外,对“示”的“神示”之意的把握并无大差。这一点,由“示部”诸字可以得到印证。

 

现在回到《说文》,由上述可知,许慎对“示”字“天垂象,示吉凶”的解释,除去他所不能知道的该字原形、原意外,对“示”的“神示”之意的把握并无大差。这一点,由“示部”诸字可以得到印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