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创业者和金融家进入中国社会的主流
王巍
这本书是一部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爆发的纪实,也有作者勉为其难的归纳与解析.2013年以来,中国金融界迅速地被互联网技术与人才侵袭和蚕食,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相对于8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阵阵亢奋而言,自以为贵族特权的传统金融一代感受的是无休止的焦虑.无论双方如何评价对方的阵脚,金融业的传统坐标和参照系已经瓦解,这就是颠覆.
不同的观察角度和客户体验导致了不同的判读,有如盲人摸象一般,每个人都自以为火眼金睛地看到了未来,于是,流行在各个微信群里的文字被反复转发,肆意解读.大多数人都在充满兴奋地传递各种观念,却在几个月后发现仍然在同一漩涡里自雄自壮地兜圈子.彼此强化处在所谓前沿的感觉,遥遥地看着新大陆,却没有一支安全稳妥的舰队.
我们正处于哥伦布,麦哲伦和达迦马的时代,
作为从事传统金融而且厌恶保守的体制的老江湖,笔者自然为这个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欢欣鼓舞.尽管我没有很真切的互联网思维体验,却有着丰富的金融市场与体制变革的观察,特别是过去几年创建金融博物馆的历程,让我有着另一层思考和品味.
我以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盛行有这样几种因素,也是机遇:
第一,互联网思维,平台和技术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可以突破垄断金融制度的严防死守,自下而上地在底层(普通消费者,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群体)破土而出,撼动并瓦解了传统的金融体系几乎所有支撑点,包括支付,信用,监管,财富形态等.互联网金融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态圈,正在迅速地向教育,医疗等消费者服务为主体的产业蔓延.我们讨论的不再是金融的颠覆,而是社会生态的再造.
第二,利率自由化主导了金融结构的全面洗牌.相对于过去三十年的各个领域的改革,资金价格的市场化真正是深入了市场经济的骨髓和血脉,这才是决定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所有的产业,企业和家庭的资产定价基础都会重新调整,如同美国和日本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的利率自由化一样,中国也会迎来一个全新的资本市场结构的变革与产业的洗牌.互联网金融在这个时点上攻城略地,真是风云际会的金融大时代.
第三,以80后代表的互联网新生代全面入场中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平台,彻底洗礼了传统交易主体的观念与行为.新一代没有体制改革的使命和负担,在计划经济的域外创业,敢想敢干敢于突破,依托互联网这个真正开放和自由的平台.他们对新技术和新社会充满理想,阳光心态,过去十年互联网创业者的巨大成功巩固了他们的自信和攻击力.他们已经成为中国主流社会的中坚力量,新一代代表我们的未来.
这本书写的是小荷初露的互联网金融风云,一年后,我们将会另有一番风雨别样景致.不过,翻检当下,标识里程,让我们体验金融创新在何处令人热血沸腾,在何时痛失良机,又如何涅磐重生,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阅读经历.感谢作者们.
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