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吁垃圾债券的出台

(2012-10-26 19:06:36)
标签:

杂谈

  刚看到一则新闻,很是欣慰,终于有主流系统的金融人士公开提倡垃圾债券了。

  垃圾债券是美国金融家米尔肯在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专注并提倡的金融品种,而且,他将这个品种发扬创新直到制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直接推动了美国创新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也引发了杠杆收购浪潮。尽管他最终被判入狱,但垃圾债券还是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词汇,更希望称为“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s)。记得我五年前第一次到他办公室拜访时,陪同人员特意叮嘱我不要提及垃圾债券(Junk Bonds)这个词,避免刺激他。

  四年前,我向当时央行负责人建议引进垃圾债券并希望邀请米尔肯本人来讲课,结果由于米尔肯入狱的背景,没有被认可,但我带了并购公会几个理事专门去给行长和司局长们讲了一课,介绍垃圾债券和杠杆收购。朱民当时还是中国银行的行长助理,也做了出色的讲演。此后,我还根据这次讲座,邀请美国的一位投资银行家一起编写了“垃圾债券和杠杆收购”这本书在国内出版。

  垃圾债券是根据市场需求,由投资银行设计并推销的债券,与发改委和央行批准的根据调控政策发行的债券全然不同。如果垃圾债券能够在中国市场得到认可,真正的融资革命就会到来。前年提出的并购融资政策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附录:金融时报的报道:


  国有第二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董事长郭树清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这或许有一点激进,但我认为应该在中国推出垃圾债券。但我们很可能要用一个更合适的名称,比如‘创新'债券或‘高收益'债券。”

  曾担任央行副行长的郭树清表示,目前中国仍不允许发行的高收益、高风险公司债券,将为初创及创业不久的民营企业提供急需的融资来源——政府主导的银行业通常不愿理会这类企业。

  郭树清做出上述言论之前,中国2009年公司债券发行总额同比增长近87%,至1.575万亿元人民币(合2300亿美元)左右。

  郭树清表示:“我们谈论在中国发展一个规范的公司债券市场已经说了20多年,现在是加快这一步伐的好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