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我们更情绪化一些吧。

(2012-10-25 19:10:12)
标签:

杂谈

  昨日,参加一个论坛,王志乐主持,谈跨国公司与可持续发展。老王坚持多年将这个论坛做成了业界品牌,许多官员都来捧场。我参加了并购的一场论坛,人 多嘴却不杂。在老王的调度下,井然有序地顺次发言,多为不痛不痒的话。http://mnc.people.com.cn/GB/54849/69892 /77203/77205/5375258.html

  我乘机把国家经济安全之类的陈词滥调又渲染了一番,希望刺激官员们,讨论一番。结果,官员们都文质彬彬了得,不动声色。好在《中国经济时报》的包总编呼吁不要用情绪化取代理性分析,正好让我借题发挥一番。

  我以为,并购乃动态操作,并无多少理性规则,需要情绪的调动和激情的发挥。大家都端起来板着面孔讨论理性,实在是让企业家们无所适从。何不大家都情绪化些,让激情释放更多,这个局面就热闹多了,中国的并购市场就好戏连台了。大家哄然而笑,身边的两个老外也赞许几声。

  不期然的,管维立老兄在席下打抱不平了。直指我偷换概念,有哗众取宠之意。情绪化与激情不相关,是非理性的含意,应当提倡有理性的激情,有思考,不是道听途说就煽情。台下同样是一片掌声。我们的听众们多么可爱呀。

  老王慈悲为怀地最后给我一个申辩的机会,一分钟。
   我欣然同意老管的意见,当然我是借题发挥了,这是调动论坛气氛(众笑,看,我这么不负责任,用大家宝贵时间来哗众取宠,大家还是愿意原谅我。所以,黄建 翔们都愿意猖狂起来,只要有机会)。自我调侃之后,我还是正色一下,诸位,谁给了我们权利要求大家要理性思考?什么是理性?谁来判断?是不是一些主流媒体 和政府官员就天生地会理性思考,有特权为别人定调理性与否?凭什么他们就可以口含天宪,动辄就将某些产业划到国家经济安全之列,不容他人染指?就凭这,我 以为,主张情绪化远比主张理性化更有意义。大家哄笑,散场了。

  可惜,这段对话没有上网。我始终欣赏老管,他当年一篇两万字檄文震动业界,成为最有影响的独立董事。好像主流媒体都认为他是太情绪化,干扰股权分置改革的大局。今天,他显然很有理性!得罪了,管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